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朴祭     
沈淦 《侨园》2012,(6):47
王朴是陕西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人,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中了进士.他初任吏科给事中,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明太祖朱元璋,被削去官职.不久,朱元璋又起用他为御史.但由于他生性耿直,照样经常与朱元璋争辩是非,一点也不肯让步.终于有一天,朱元璋大发雷霆,喝令武士将他绑出去斩首.到了斩首之地后,朱元璋又将他召回来,问道:"你改不改?"王朴答道:"陛下不因为臣不肖,提拔臣为御史,怎么又如此污辱臣呢?假如臣没有罪,陛下怎么能杀臣?如果臣有罪,又何必再活下去?臣今天只求快点死啊!"朱元璋勃然大怒,喝令将他拉出去,赶快行刑.  相似文献   
2.
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快活?"有说功成名就的,有说金榜题名的,还有说富甲天下的,等等,太祖均未置可否。有个叫万纲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此言一出,众皆愕然。太祖却龙颜大悦,连夸其见解"甚独"。古往今来的史实证明,敬畏法纪是做人的根本,是成事的必须,更是一生平安的保障。原重庆司法局局长文强,也曾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抓获"中国头号悍匪"张君,当是有功之人,但当其权倾一方之后,开始目无法纪、只手遮天、气焰嚣张、罪行累累,最终被绳之以法。先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众并未读懂袁世凯。 梁启超云:“任凭你像尧舜那么圣贤,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人答应。”问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却告诉我们,皇帝还是有的,只不过改换名称罢了。  相似文献   
4.
明太祖朱元璋“删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意味深长的事件。 作为亚圣,孟子的火气很旺,思想中也颇有一些原始民主主义的原素,他并非无原则地强调臣民对君王的服从,相反还认为,恶法非法,暴君非君,面对恶法和暴君,人民有反抗的权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上光彩夺目的名言。  相似文献   
5.
《明史·杂俎》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快活?”群臣中有的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者快活,还有的说富甲天下者快活……答案五花八门。朱元璋听着这些回答只是颔首拈须,不以为意。这时,一个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此言一出,众皆愕然,朱元璋却连连点头,称其见解“甚独”。  相似文献   
6.
郭华悦 《法制博览》2009,(13):64-65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南京城里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可是今天,人们好像都对这一切失去了兴趣,都急急忙忙向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奔去。原来,今天是三月初五,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九次科举会试,将在申时以前放榜。按照明朝科举制度规定,会试每三年才有一次,从各省来的举人,经过三年的苦心构思.都眼巴巴地盼望着这发榜的日子,等着这纸决定自己命运的黄榜。  相似文献   
7.
丁锐 《政府法制》2010,(20):17-17
明朝安徽祁门人汪寄佛的"户帖",被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户口本",距今已有600多年。 洪武三年(1370年)11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发动了一次对全国人口的"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乡湟中县田家寨乡公牙村,地处拉脊山南麓的白崖山下,是个偏僻的小山村,属于典型的浅山沟壑区。据记载,公牙村人的先辈是明太祖朱元璋时从南京苎丝巷迁移来的,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下,祖祖辈辈在坎坷岁月中苟延残喘,历经沧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难生活。直到1949年解放时,这里还是破房土垣、荒山秃岭、拉羊皮不沾草的荒凉山区。  相似文献   
9.
<正>"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据江苏民间小调整理改编的《茉莉花》红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诞生于明清时代的民歌《茉莉花》曲调,几百年来一直传唱不衰,在静听《茉莉花》优美的曲调时,一个故事又让人们能体会到其中更深一层的蕴意。在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对贪污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6,(3):57-58
潘春华在1月17日的《新民晚报》上介绍说,明太祖朱元璋每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前,都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面取水灌入井里,满了就要加高井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