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6篇
法律   22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亚  韩兵  斗超  王宏博 《方圆》2021,(8):10-19
初次见到邓哲,高扎起来的马尾,显得她青春靓丽,穿起检察制服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知性又干练,正是很多人心目中女检察官的样子。出生于1989年的邓哲,现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佳木斯市向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分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作为佳木斯检察机关最年轻的党组成员,同事们口中的“颜值天花板”,领导肯定的“民心检察官”,邓哲却没有过多的辞藻,只是说自己用心“为老百姓办了点实事”。  相似文献   
2.
2019年9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举行成立后的首例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公开听证会,引发了外界的极大关注。在固有印象中,民事检察职能一直以相对弱化的形象示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亦与行政检察职能合并,即以往的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在新时期,随着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最高检专门成立了第六检察厅,承接民事检察职能,这不但标志着这项职能在检察工作中地位的提高,也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3.
民事行政检察一直沿袭刑事办案制度,缺乏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特征、属性的研究和认识,也无法律上的依据。民事行政检察的实质是履行抗诉权,抗诉的对象大都为法院合议的产物,因此民事行政检察应引进合议办案制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检察机关调查取证的问题,现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都没有明确或者说是具体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9月30日通过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中也只有两个条文。下面,笔者根据办案实践,就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中调查取证的有关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诉讼制度的发展和演进,民事行政检察制度也应进行相应的调适,以进一步规范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办理。要正确处理民事行政检察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规范检察机关主动启动监督程序;正确处理立案条件与抗诉条件的关系,规范立案条件;正确处理民事行政检察与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的关系,规范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正确处理抗诉与既判力的关系,规范错案的标准和再抗诉;正确处理抗诉条件与证明要求和证明标准的关系,规范抗诉条件。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5日,广东省中山市十三届人大第五次会议认真听取并审议了该市检察机关关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并给予了充分肯定。2004年以来,该市全市检察机关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工作主题,加大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力度,切实维护了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7.
严格审查,是做好民行抗诉工作的基础;找准抗点,是做好民行抗诉工作的前提;补强证据,是做好民行抗诉工作的环节;注重说理,是做好民行抗诉工作的关键;加强沟通,是做好民行抗诉工作的必要;做透案件,让民行工作取得圆满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自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以来,各地积极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积极探索开展民事行政诉讼违法行为调查。民事行政诉讼诉讼违法调查工作,是构建民行检察多元化监督格局的重要内容、是调整民行检察监督结构的重要契机、是加大民行检察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民行检察工作地位、推动民行工作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两大部分进行了重要修改,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来讲影响重大。如何适应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准确把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新切入点,进一步加强民事审判和执行监督,是当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督促起诉是指针对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不行使或怠于行使监管职责.案件性质可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司法救济的,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督促有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项民事行政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