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非洲牙,80元一克,雕工不错""极品犀牛角夜光杯"……从2013年10月起,曾经是演员的杨晓晓(化名),微信朋友圈里就会时不时挂出一些销售犀牛角工艺品、象牙制品及盔犀鸟头制品的小广告,并将这些精美的工艺制品卖给朋友涂月川等人。由于犀牛角、象牙、盔犀鸟头冠骨均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明令禁止私自销售购买。为了保密,杨晓晓和涂月川的交易多靠网络支付或银行转账完成。  相似文献   
2.
正对付日益猖獗的犀牛盗猎,南非一家小型私人野生动物园干脆先一步割掉犀牛角,虽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至少能避免犀牛因窃贼残杀而失去宝贵的生命。图为工作人员在给  相似文献   
3.
宋洪斌 《侨园》2014,(11):38-38
时下几乎所有古代题材的影视剧情节中,凡饮酒时必端爵,持爵者口中还说:"干了这杯。"这种完全现代化的口语和现代化酒具的称谓,让人大跌眼镜,味同嚼蜡。人们怎么也不明白,古人手里明明端的是爵,口里为什么偏说是"杯"?大概编导大人们也认为称"杯"不妥,于是,想当然地觉得壶比杯大,似乎更接近爵,又指"爵"为"壶"日:"让我们干了这壶。"真是贻笑大方。人们疑惑不解的是:本来是爵,缘何不称爵?编导大人们是怕观众听不懂"爵"吗?《诗经》中的《宾之初筵》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几种涉案犀牛角制品的12s rRNA条形码序列比对分析,探析12s rRNA在犀牛角制品种属鉴定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以3个案件中的涉案犀牛角制品为材料,采用改良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PCR扩增DNA条形码片段12s rRNA。结果通过序列比对与分析,表明12s rRNA可将涉案犀牛角制品鉴定到种的水平。结论 DNA条形码12s rRNA可以作为一个新手段对形态上无法鉴别的犀牛角制品进行准确的种属鉴定,为案件的定性与量刑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