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扬 《揭阳论丛》2002,(2):79-80
本文分析“六合彩”的本质属性,阐明其危害性及禁赌的复杂性、长期性。奉劝世人远离“六合彩”赌博。  相似文献   
2.
廖逊 《新东方》2012,(2):3-I00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便是“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原本是少数富人的不治之症,不料进入21世纪以来,竟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需要奋力劈柴担水,不再需要趴在搓衣板上洗衣服.不再需要自己制做全家人穿的衣服和鞋子……煤气灶和家用电器替代了大量繁重家务劳动,人们获得前所未有的闲暇。而且近十几年来.国家增加了好几个法定节假日。这么多闲暇都属于普通人,堪称旷古未有。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中国,形式主义的触角伸延到了社会各个角落。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基层单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职员,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社会活动,形式主义如影随形,似乎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寻到它的踪迹。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形式主义之风已渗入学校这块净土,甚至浸入幼儿园,使幼小的心灵遭受毒害。  相似文献   
4.
7月中旬,2000吨产自上海的地沟油将被荷兰航空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2011年11月,荷兰航空到中国青岛采购地沟油样品回去试飞,测试结果非常满意。据悉,荷兰人吃油不多,地沟油原料不足。2012年6月,荷兰航空的"废弃油"航班开始执飞洲际航线。(7月8日《重庆晨报》)就在"地沟油"因危害餐桌安全而成为国内社会公害时,在地球的另一端,荷兰航空却愿意出高价收购,这可算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不过,从新闻,  相似文献   
5.
腐败,已经是人人痛恨的社会公害,已经危及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个人人痛恨的社会公害,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事实上,也许你、我、他都在有意无意地对推进腐败的速度和广度起着源头活水的作用。因为腐败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社会常态,非一时可以杜  相似文献   
6.
王春 《廉政瞭望》2010,(2):15-16
多年前,民间流传了这么一个说法:“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近年来,因为应酬喝酒喝出了酒精肝、胃出血等疾病的不在少数,有的官员饮酒致死,还有官员醉酒驾车撞人、袭警、打人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而有的地方还想把醉酒死亡的官员申报为“烈士”……而醉酒官员出事产生的费用,不少由财政埋单:在不少人眼里,官员酒场似乎成了制造社会公害的场所。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 :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假冒与伪劣、欺诈的含义虽然有所不同 ,但都离不开弄虚作假。近年来的情况表明 :弄虚作假 ,登峰造极弄虚作假除了在数据方面外 ,假现场、假模范、假公司、假商品 (如假烟、假酒、假药、假种子、假钞票 )、假票证(如增值税发票、身份证、毕业证 )不断涌现 ,甚至医院的结扎手术、司法机关的民事刑事案件都有假。弄虚作假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无所不在 ,无奇不有 :1999年 ,河南鹤壁市招录公办教师时 ,…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性日益突出,甚至被列为环境污染与毒品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对此,法学理论界与司法部门从不同角度予以了高度关注,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论电信诈骗犯罪立体防控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通信平台等电子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人民群众深受其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甚至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因而公众要求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的呼声普遍高涨。电信诈骗作为一种受害面积广、涉及地域宽、犯罪金额大、查办难度高的侵财性犯罪,是传统的普通诈骗犯罪手段所不可比拟的新型犯罪。  相似文献   
10.
漫画五则     
《公民与法治》2010,(20):55-56
社会公害“乱收费” 图文/吴之如 《人民日报》报道,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掌握并滥用审批项目、执法、监管的权利,结果使一些原本属于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变为“吃拿卡要”的有偿服务,甚至只收费不服务。工商、质监、卫生、城管、交通、公安等部门存在的一些乱收费、乱罚款问题,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各种各样的乱收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