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10年间,他凭着一鼓“傻”劲,依法监督,还选后救助196名贫困学生。他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多一份关爱和安宁、少一份痛苦和忧虑。他就是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管委会的人大代表印证大师。  相似文献   
2.
政务要闻     
《吉林政报》2012,(16):41-42
8月1日省长王儒林在长春南湖宾馆会见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社长朝田照男一行。省政府秘书长李福春参加会见。同日省长王儒林在长春南湖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副省长陈伟根、省政府秘书长李福春参加会见。同日副省长陈伟根在长春南湖宾馆参加会见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一行。  相似文献   
3.
欧阳斐 《求索》2013,(4):111-113
本文立足于顾炎武独特的本体论思想和人性论思想,主通过他对"国家"与"天下"的定义辨析,对"周室班爵禄"的重新阐释,对"君"、"万岁"、"陛下"等语词的溯源考察,以及对君臣提出的政治行为典范,深入论述了政治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政务要闻     
《吉林政报》2012,(12):49
6月1日副省长陈伟根在长春会展中心出席中国少年先锋队吉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同日副省长陈伟根出席全省纠风工作视频会议并讲话。同日副省长王守臣出席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01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并讲话。同日副省长马明在长春市文化广场出席贯彻实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暨《吉林省消防条例》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6月4日省长王儒林出席省政府召开的深入贯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1):126-126
唐玄宗时期,宦官头目高力士为了除掉玄宗身边红得发紫的王毛仲(唐玄宗的“发小”),特地派齐-擀找到唐玄宗,说王毛仲的坏话。  相似文献   
6.
《吉林政报》2012,(12):15-24
吉政办发[2012]17号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2012年省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已经省政府2012年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各承办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助省政府领导把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层层明确责任人、具体任务事项和完成时限,实行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工作落实。省政府将加强督促检查,并通过网络督查管理系统对各项任务实施动态跟踪,确保重点任务顺利完成,推进吉林振兴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巡视组最近巡视上海、河北和江苏三地。巡视反馈中首次出现"山头主义"字眼。"山头主义"一词,可以追溯到根据地建设时期,那时,党和军队分散在不同农村根据地,形成一个个"山头","山头主义"便水到渠成,实乃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而今,新的"山头主义"暗地涌动,与根据地时期的"山头主义"有共同点,也有迥异处。共同之处在于:只认老上级,不认新上级;只关心老部下,对新部下不  相似文献   
8.
菏泽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显得更薄弱一些,属典型的“未富先老”地区。相对于城市老人来说,农村老人是养老中的弱势群体。菏泽市农村养老存在着养老保障不足、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养老受冲击、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滞后、养老文化资源欠缺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树立新的养老观念、树立新型孝道观、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创建农村“幸福院”和探索农村老年人医老模式等途径,破解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鹰 《法人》2015,(4):95
自1905年清朝光绪皇帝颁旨设立全国性专门警察以来,至今正好110周年。110年的颠簸风尘,映射出了中华民族的艰难困顿,而110这个数字几乎成为了警察的专用代码。于此警察110年,我们记取那些著名的或者有重要影响的警察,以此来回顾那些警政往事,从中获得法治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群书治要·崔寔政论》论及国家由盛转衰的原因时,有这样一段阐述:"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之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凡国家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多是由于君主承继太平之世已久,风气日渐变坏也不觉察,政治逐渐腐败也不变革,习惯于混乱,安于现状,逸乐而看不到危机。有的荒淫奢侈,不考虑国家大事;有的不听忠言劝告,满足虚伪,忽视真诚;有的在歧路徘徊,不知何去何从;有些是被信任的大臣,只求中饱私囊,保住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