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389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越南税务总局统计,2001~2005年期间,越南财政预算收入总额约达755万亿越盾(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合477.84亿美元),年均增长17.1%。该局预测,2006~2010年期间越南财政预算收入将约达1400万亿越盾(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合886亿美元),比2001~2005年期间增长85.4%。其中国内收入(不含原油收入)约达850万亿~900万亿越盾(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合537.97亿~569.62亿美元)。在财政预算总收入中税费收入所占比重最大,约为92%~94%,国内税收比重上升。据该局预测,未来几年内国内税收年均增长14%~16%,所占比重上升,将从2001~2005年期间的53.7%上升到2006~2010年…  相似文献   
2.
实行免征农业税政策以后.乡村两级财政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乡村两级运转困难,工资保障、债务等问题更加突出,困扰着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今年,桃源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对县乡的财政体制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并进行了一些探索。就具体的改革办法而言,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3.
近日,庄河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庄河市2005年财政决算报告和关于庄河市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十堰市市长陈天会提出,推进社区建设,必须注重建立五大长效机制。1、建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市城镇建设规划,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市、县(市)区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担。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居民小区建设规划.新建综合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小区,按0.5%的比例配套建设社区服务用房:将社区福利服务设施用房列入建设成本,由建房单位无偿提供一部分非经营性设施用于社区服务。对老城区无社区服务设施的,经规划部门批准,  相似文献   
5.
公共预算是对公共收入和支出进行决策的过程,它不但决定着经济资源在公私部门之间以及竞争性公共需求之间的分配,而且逼关系到政府责任的落实、行政绩效的提升以及政府治理目标的实现。国际预算项目(IBP)设计的《公开预算问卷》就是为了促进公民社会参与政府预算过程,获知预算信息,参与预算监督,构建责任政府。本文从介绍国际预算项目2004年的研究成果入乎,分别从“政府预算文件”、“监督与评估报告”、“鼓励立法和公泉参与”三个方面论证推进财政透明、实行“阳光预算”对于提高经济绩效和建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现行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已取得成绩和尚存在不足的剖析,提出公开预算.促进公民社会参与预算过程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赵志诚 《政策》2005,(11):22-22
近年来,京山县在积极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按照“政府招标出资、公开竞选主体、农户签单认可、县镇共同负担”的思路,从项目设置、经费预算、服务运作及管理等方面着手,将乡镇事业单位(财政所和县直延伸派驻单位除外)全部改制转企,打破“七站八所”旧格局,创新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基础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一、财政预算是国家重要的治理工具首先,财政预算是保证政府职责完成的重要手段。所谓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制度保证的政府年度财政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君 《法学论坛》2016,(1):118-124
公共法律服务是源于一国政府对其公民在法律义务上和政治道义上的不可放弃、不可转移的责任担当基础和政治伦理要求,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由政府统筹提供的、具有体现基本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属性和社会公益担当责任,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需的一般性的基本法律服务.其基本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性、公益性、均等化、基本性、常态化和保障性.它是国家法律实施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需的一般性公共法律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体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标准化平台建设构成其基础条件;而领导体制、发展规划、财政保障、资源配置和监督考核则是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要义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以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至此,酝酿十年、跨越三届人大、历经四次审议,预算法实现出台20年后的首次大修。这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一步,也标志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已经破冰。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预算的数额日益庞大,项目更加多样,客观上增加了个别政府官员利用预算管理漏洞进行铺张浪费甚至贪污腐败的可能性,预算公开可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刚性约束。在人代会上,财政部门应向人大代表提供预算报告及《预算编制说明》,对预算项目设置、统计口径和一些专业术语作出解释,对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变动较大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