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诉讼费用的负担,是指诉讼终结时,确定已预交和支出的诉讼费用最终应由谁负担及如何负担的问题。〔1〕尽管相对于当事人所争议的实体权利而言,诉讼费用的负担处于次要地位,但由于几乎每件民事案件都涉及到该问题,故其影响重大而深远。2007年4月1日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施行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诉讼费用制度的探讨似乎尘埃落定,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加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法院受理的案件迅速增长,为了防止缠诉、滥诉案件的发生,我国有必要制定法规,让败诉方承担对方律师费.当然败诉方承担对方律师费必须符合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争端的解决问题上,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不同,《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则及程序的谅解》(DSU)并未直接规定争端解决机构通过的专家组/上诉机构报告(DSB报告)性质。一方面DSU规定为所有成员的利益而有效解决争端,迅速符合DSB的建议或裁  相似文献   
4.
5.
诉讼费分担制度在国家与当事人之间发挥着分担审判成本的作用,在当事人之间则发挥着诉讼成本的调节功能。现行的以败诉方负担诉讼费为主的诉讼费分担规则在实践运行中存在标准多样化、说理简略化、异议形式化等问题,法院对于诉讼费分担比例的认定随意性较大、救济渠道较为单一、规则落实也不到位。因此,应从统一败诉方负担诉讼费的实践标准、类型化败诉方负担诉讼费的例外情形及加强诉讼费分担规则的执行三个方面重塑诉讼费分担规则,并从构建完整的诉权保障程序角度出发,规范诉讼费复核程序。  相似文献   
6.
律师费转付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实施律师费转付制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法理基础、法律依据、判例基础、国际通例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应当实施律师费转付制的理由,探讨了律师费转付制的预防和鼓励功能,阐述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及保障条件,并对该制度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5.3.3.6仲裁员去分摊诉讼费用所作出的各种指令这里只是去简单地介绍仲裁员如何在裁决书作出各种分摊诉讼费用的指令,这会是有以下的例子:(1)A方支付B方的诉讼费用(Party A shall pay Party B its costs of the arbitration)。(注:通常A方在这种指令下就是败诉方,但不一定。另是它虽没有讲明是什么基础核算费用,默示应是标准基础。) (2)A方以补偿基础支付B方的诉讼费用(Party A shall pay Party B its  相似文献   
8.
陈亮 《现代法学》2016,(4):133-143
当事人结构对诉讼激励的法律构造有着决定性影响。诉讼当事人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在民事诉讼中,表层结构以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为其基本特征,决定着诉讼收益的有无;深层结构则表现为当事人在功能上的"三位一体",决定着诉讼收益的归属。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民事诉讼的激励机制内嵌于诉讼制度本身,激励着当事人的全部诉讼行为。环境公益诉讼当事人结构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表层结构上从对抗走向协作,而且表现在深层结构上"三位一体"的破裂,从而形成社会公众、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以及原告律师三者之间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困境由此产生。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高昂代理成本的存在决定了原告律师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对象,而"败诉方负担规则"因同时具备正诉激励、滥诉预防与行为矫正三重功能而成为激励律师的最佳举措。  相似文献   
9.
当事人委托律师费由谁支付?我国法律对此仅有零星规定,且理论界对此的探讨也相当少,且说法各异。而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法院对此的处理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但也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部分法院判令委托方各自负担,二是少部分法院判令败诉方负担,剩下的就是置之不理。国外法律的规定也各不相同。因此,探讨律师代理费的负担方式,以及如何在这方面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做法,结束司法实践无法可依的局面,对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是有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当宣判的法槌响起时袁作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袁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袁均有可能面对败诉的结果袁而导致他们败诉的原因则各异遥上一期袁本刊特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庭法官对劳动争议的部分败诉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遥本期袁法官继续为劳资双方提供有益的建议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