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斌整理 《法人》2013,(6):80-80
2007年至2011年间,金卫国在明知自己名下的公司无履约能力、实际已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以诱骗他人出资、谎称购买苏州工业园区厂房、借壳海外上市等理由在履行合同中骗得浙江某服装公司等当事人财物达3.4亿余元  相似文献   
2.
40岁的浙江人郑某长期从事汽车配件生产、销售生意。3年前,郑某在江苏省金湖县开办了一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生意远不如预期的红火,加之兴建厂房、购置机器,郑某欠下银行数百万元贷款以及不少个人借款,企业早已资不抵债。  相似文献   
3.
身在基层,常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事情:某个声名显赫、业绩卓著、拥有多重桂冠的企业家,一夜之间变成了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的蛀虫;某个去年还是利税过百万、甚至过千万的企业,今年忽然连电费也交不起,变成了严重资不抵债的亏损大户;某个一直被认为是家底厚实的小康村,忽然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积累的空壳村。如此严重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个人造成的,而是人复一人、年复一年地把问题留到明天的结果。把问题留到明天,问题不会自行消失。今天能解决的问题不去努力解决,拖下去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更严重,解决起来更困难,花费的代价更大。人人都把问题留到  相似文献   
4.
破产原因是导致破产程序发生的原因,文章对破产原因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指出各国破产立法有关破产原因的规定模式,及我国破产法有关破产原因规定的理解,分析了不能清偿、资不抵债、停止支付、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等概念的含义与构成要件。对司法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完善破产原因的规定提出了立法建议对破产原因规定实施中如何与执行程序、清算程序相互衔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风波正在从第一阶段——问题凸现的危机爆发期(直接参与次贷业务及其关联的金融创新活动的美欧金融机构开始出现严重的资不抵债的坏账问题)转入第二阶段——“多米诺骨牌效应”带来的全球危机传染阶段(在这一阶段,流动性紧张和金融机构全面“惜贷”行为和外资撤离新兴市场的特征十分明显)。但是,目前还远远没有进入第三阶段——市场平稳和实体经济修复阶段(在这一阶段,刺激内需政策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包头市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包头市起重机械设备厂,是包头市一家国有中型企业,也是内蒙古惟一一家生产起重机的专业厂家。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国新《破产法》未直接将支付不能与资不抵债作为公司法人破产界限,但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两者应当构成破产界限。当公司达到支付不能或资不抵债时,公司董事会的每一董事都应当负有在一定时间内及时申请破产的强制义务。若董事迟延或不申请破产,则会产生系列法律后果:董事应当对公司负损害赔偿责任;董事个人应当对破产界限出现前已存在的旧公司债权人承担差额损害赔偿责任,对破产界限出现后产生的新公司债权人承担全额损害赔偿责任;在有限责任公司中,一定情况下股东个人也可能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等。  相似文献   
8.
王和 《奋斗》2001,(5):36-37
当前,村级集体负债现象十分普遍。就我们海伦市来说,截止到2000年末,全市村级集体负债总额高达3.9亿元。其中抬款1.3亿元,村均负债108万元,每年仅抬款利息支出要达到3000万元,362个村,平均每个村年支出利息8.3万元。有些村变成了入不敷出、资不抵债的“空壳村”。从一方面看,村级负债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弱化了村集体服务功能,影响了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9.
吴永大 《奋斗》2001,(5):55-56
最近我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1995年,当顾俊荣膺第26届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载誉归来时,她看到,一向“以女儿的快乐为快乐”的父亲顾德元,竟是满脸愁容。原来,她父亲当年出任无锡市国营老企业第四纺织机械厂厂长时,已是“资不抵债”;别说开发新产品因缺乏信誉申请贷款屡遭拒绝。就是500多名职工,  相似文献   
10.
民和县经贸有限公司是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改制前企业在银行贷款总计330万元,累计亏损187.75万元,负债375.2万元,人均负债16.3万元。企业连年亏损,导致资产负债过重,信用等级差,资不抵债。1997年7月,外贸企业进行改制,通过剥离经营,两个卖断,产权置换,创建经贸有限公司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至1999年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