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方法学》2022,(2):64-75
我国《民法典》第392、699条分别对混合共同担保规则和共同保证规则进行了体系化的规范设计。“物权编”混合共同担保规则延续了原《物权法》第176条,并没有规定共同担保人内部的追偿权;“合同编”有关共同保证的规定,对原《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确定的共同保证人内部关系进行较大的突破。在解释方法上,应侧重于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作出有利于制度生存和商事交易需求的解释。基于债法理论和法律适用的需要,共同保证人之间享有内部追偿权;对于混合共同担保,基于债权人实现债权中“物保与人保平等”的原则和承担担保责任后对债务人债权性质相同的特点,共同担保人之间也应享有追偿权,应类推适用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规则。  相似文献   
2.
无船承运人从货运代理分化而来,在相关纠纷的案件申,正确识别二者的身份是公正裁判的前提。法官的审判作业应该是:首先根据合同内容认定合同的性质,然後依据合同性质鉴别当事人身份,万不可仅凭一方当事人之官方身份直接确定其在合同中的身份及界定合同的性质。《国际海运条例》关于无船承运人应办理提单登记及交纳保证金的内容,实质是一种市场准入条件,属于强制性规范申的取缔性规定,不影响相关民商事合同的法律效力。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无船承运人可以享受单位责任限制,却不属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体之列,这是封其发展壮大的法律制约,解决之道惟在修订法律或封法律子适当解释。无船承运人提起追偿诉讼,系合法转嫁赔偿责任之有效手段,在适用《海商法》关于追偿时效的规定时,应注意公正与效率之间的价值取舍,将公正置于司法活动的至尊位置,以体现海事法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重庆市北碚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重庆市北碚区施行国家赔偿法追偿办法》,作为重庆市首个区县出台的关于国家赔偿法追偿办法的地方性法规,这个办法给北碚区带去了动力,也为重庆市的法制建设增添了活力。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的行政追偿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运利 《行政与法》2005,(6):78-79,82
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了行政追偿制度,但由于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的操作措施,致使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很难得到实施。为此,本文拟就行政追偿的适用条件、主体、追偿标准、追偿时效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益于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破产案件中,保证债权的申报和确认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保证债权是申报和确认是指在保证人破产时主债权人之被保证的债权的申报和确认,而广义的保证债权的申报和确认则还应该包括在主债务人破产时有保证的债权的申报和确认,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实务中都容易引起争议。本文分别论述了保证人破产的情况下和债务人破产的情况下保证债权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人民调解》2016,(1):43-44
湖南省祁阳县龙山街道,业主石某将一门面房租赁给了罗某。罗某与金某合伙经营冷饮和烟花爆竹,并将该门面的一半转租给了熊某。2014年4月7日,  相似文献   
7.
行政追偿制度是国家赔偿法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强化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保护违法公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然而我国相关法律对于行政追偿只作了基本的原则规定,缺乏相关的正当程序,这导致行政追偿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帅民 《法制与社会》2014,(32):295-296
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保险公司在驾驶人或被保险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醉酒等违法情形下垫付交强险赔偿款后享有追偿权,但并未明确追偿的范围。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及法官对相关法律条文理解不一,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法律适用不统一现象。本文从文义、立法目的、公平正义等角度,结合侵权责任法原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该问题法律适用的统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公证司法解释》)2014年6月6日生效,至此,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致使公证书错误造成他人损失的,公证机构未尽合理审查义务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已为上述司法解释所明确。那么,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中"相应的"应如何理解,公证机构是否享有先诉抗辩权,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后是否有权对直接侵权  相似文献   
10.
《侵权责任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区分不同主体规定雇主责任的模式进行了整合,并规定了统一的无过错责任,值得称道。但其又存在不同主体使用规则趋同、未明确雇员自己责任以及雇主与雇员之间的追偿关系等缺憾,故应从雇主替代责任的法理依据、适用规则、责任承担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