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遗失物立法制度进行深入的反思,指出其存在的弊端和详细分析重构我国遗失物立法制度的必要行,并参照国外和国内立法,建议重建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福德 《河北法学》2002,20(5):153-156
侵占罪中遗忘物应该区分于遗失物。两者的文义不同是区分的原因之一,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也有意将两者加以区分,台湾地区的侵占罪立法体例提供了将两者区分的可资以借鉴的法律传统。将遗忘物与遗失物加以区分的实质在于对不同财物的侵占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危害性。将两者加以区分也体现了刑法谦抑性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与权利 ,依现《民法通则》规定 ,过于简略 ,难以适用 ,目前学者起草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在具体问题上有值得斟酌的余地。  相似文献   
4.
1、从“拾金不昧”到“拾金有偿” “拾金不昧”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社会公德,在现实生活中,张三拾得10万元,李四捡到一头牛,最终都顺利归还失主,但如果谁向失主索要保管费,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那么,物权法对此是怎样规定的?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社会问题的背后都是一项制度的不合理,论文从法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行政学,管理学等角度针对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遗失物拾得问题的法制构建进行探究,力求探索出更为合理的制度。结果表明遗失物拾得制度在我国目前的实施过程中有许多缺陷和瑕疵,有很多地方还可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围观     
拾金不昧,该不该奖 近日,由广州警方起草的《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可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1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的失物,失主领回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10%的金额奖励拾获人。  相似文献   
7.
遗忘物不同于遗失物,对它的认定不以限定于特定场所或有效管理场所为前提,且特定场所管理人对遗忘物也无安全保障义务,对其控制和占有仍应坚持具体、现实的占有意识和事实;若持有人在公共场所对财物不能实施有效占有,财物则有可能被认定为遗忘物。当然,有必要通过归纳遗忘物认定的标准以对办案形成具体指引,同时贯穿刑法谦抑和宽容之理念、坚持有利于被告人原则,并最终接受社会一般观念的审视。  相似文献   
8.
“僵尸自行车”的处理问题是一个令学生和学校都十分头疼的问题,本文从处理该问题的主体合法性入手,就高校处理该种自行车是否合法,怎样做才能达到程序合法等问题作出论述,并对高校处理该问题提出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典型案例】汪某(本案失主)于2006年3月26日14时许,携带一个手机包装盒(内装一部当日新购买的三星D608型手机及电池)到某银行营业厅办理存款,在填写单据时将该包装盒放在供客户填写单据的桌子上,填好单据后汪某到银行柜台去办理存款业务,将包装盒落在营业厅的桌子上忘记带走。汪某办理完存款业务后,即离开银行。江某(本案犯罪嫌疑人)于同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产所有人或占有人的疏忽大意或自然原因遗失财物的现象极其常见。对于拾得遗失物所有权归属的问题在我国的《民法通则》和《物权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即经过合理期间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国家所有,但由于我国现行立法规定得太过简单和原则化,导致可操作性不强,从而形成了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相矛盾的局面。我国民事立法应当不断完善遗失物拾得制度,以解决拾得人和遗失人之间的纠纷,更好地保护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