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实行诉讼对抗制的国家,人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使信息技术证据成为保护企业利益的一种工具:(1)起诉,包括刑事诉讼;(2)法庭辩护;(3)为规则制定者和企业作出重要决策提供依据。然而,对于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证据具有可采信性,人们仍有质疑。计算机法学正是研究如何确定、保存、分析及如何提交数字证据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传统上计算机法学被认为是一门滞后的学科,但是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证据管理指引》还是前瞻性地规定了能使电子证据效力最大化的系统生存周期的一些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
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犯罪嫌疑人年龄是确定其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是否年满14、16、18周岁是至关重要的事实。若案件中有大量充分的证据一致证实犯罪嫌疑人年龄,则属于比较理想的证据收集情况,并不存在采信疑问。然而,在未成年流动人员已经成为城市的犯罪主体的现状中,大量出现"黑户"(没有户籍材料)、"城市单身"(没有亲属辨认),以及故意假冒未成年人的新情况。现有的证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科学证据在司法裁判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科学证据的采信,执法和司法部门很少质疑或进行审查,一般都会直接接受并作为裁判依据。针对司法实践中对科学证据存在盲目迷信,缺乏对其科学可靠性等实质内容进行审查的现象,我们应当全面审视科学证据在法庭诉讼中的证明力问题,建立对科学证据的采信标准,审慎地运用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赵毅 《法制与社会》2013,(28):121-122
瑕疵证据是民事判决中常见的一个词语,但这一概念又无法在现行的法律与司法解释中找到精确的定位,且无法通过传统的证据采信理论进行解释。对于瑕疵证据的观点和态度,理论界也有不少学说。与非法证据不同,瑕疵证据的采信需要以“补强有效主义”为原则,通过实体上的证据对比,程序上的举证责任再分配来确定最终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从中国裁判文书网采集38699例盗窃案件法律文书,分析法院裁判盗窃案件中证据使用的地域、法院层级、程序类别和年度分布等差异。研究发现,我国盗窃案件裁判文书中对八类证据的体现程度不一致,司法机关对八类证据的采信程度不同;法官裁判案件常采用"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很少直接标明采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据准则;法院确认或采信的证据远多于不予确认或采信的证据,法院在采信证据方面存在证据类型差异、时间差异、地域差异、法院审级差异、程序类别差异等多方面差异。改进法院裁判证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需要国家在加大案件物证取证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力度以及提高司法机关的认识程度等多方面做出努力;提高裁判机关对"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认识程度并加大国家在法律和制度上的有力保障,以此促进该项证据标准落地。  相似文献   
6.
张彬 《人民公安》2007,(18):19-20
秘密侦查是犯罪侦查的一种特殊方式,它能够狠、准、稳、快地打击犯罪,因此,得到了一线刑侦部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秘密侦查涉及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重大问题,因此,在证据采信方面,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马宁 《中国检察官》2010,(16):18-20
本文通过实例提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建议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囊括到一般证据范围内,适用证据采信制度,司法机关对刑事责任认定不妥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提出质疑,要求交警部门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并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8.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在我国缺少一部完善的证据法一直是司法界的遗憾,没有了证据规则,诸多证据如何运用便成了棘手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许多案件在认定上存在迥异的看法,许多"疑案"的痼疾也来源于此。本文认为,刑事案件的证据规则应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刑事证据的采信规则,二是刑事证据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9.
张疆 《法制与社会》2010,(30):131-131
量刑建议制度的提出其出发点是为了司法的进步,现今学界多是关注对量刑建议的理论研究,普遍认为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具有可行性,可以防止司法腐败,有利于合理控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实现公正目标,并推进刑事诉讼改革,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但在实践中却并没有发挥出其应该有的作用。本文在此试就基层检察机关如何妥善施行量刑建议作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0,(24):67-67
阮某是某市建材公司员工,由于车间发生爆炸,造成多处骨折。阮某要求进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建材公司签署了"同意按程序申报"的意见,并由该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鉴定为"因工伤残六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