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刑法中轻罪与重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开诚 《现代法学》2006,28(2):98-106
我国刑法中轻罪与重罪的划分,仅指轻罪行与重罪行的划分。在学术界关于区分轻罪和重罪的四种观点中,以一定法定刑为标准认定罪行的轻重具有充分的依据。认定轻罪和重罪法定刑的分界线当以有期徒刑3年为限,即凡法定最低刑为3年或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行都是重罪,反之便是轻罪。我国刑法存在若干轻罪与重罪界限不明的条文,需调整其罪刑关系。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重罪之中。  相似文献   
2.
文摘 《政府法制》2013,(12):29-29
法国:见死不救者可获罪 法同2002年修订的《法周刑法典》规定:“任何人能立即采取行动阻止侵犯他人人身之重罪或轻罪发生,这样做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并无危险,而故意放弃采取此种行动的.处5年监禁并扣7.5万欧元罚金。”这项规定俗称“见死不救罪”。  相似文献   
3.
检察环节重罪案件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践中体现出总体适用率偏低、适用范围较窄、量刑建议质量欠佳的初级阶段特征,价值功能尚未充分体现。通过"成本—收益"方法分析,目前该制度对被追诉方和检察机关的效益激励不足,因而仍存在适用乏力的现实情况。未来应当以量刑精准化与减让梯度化为目标改良量刑建议,切实保障被追诉方的知悉权与救济权,进一步发挥制度节约司法资源的价值功能,通过强化对量刑协商双方的激励进一步深化制度适用。  相似文献   
4.
轻重犯罪的划分根据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划分标准是法定刑的高低,轻重犯罪应以5年有期徒刑作为分界线,且划分模式则应采取二分法。  相似文献   
5.
保外就医走样 班房铁门洞开贪污渎职、杀人越货者理当被判重罪,但当人们欢呼正义得到伸张时,保外就医却被一些犯罪人当作一条“越狱隧道”,腐败官员“重获自由”的消息不时冲击着人们的底线。按照目前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杨舒怡 《政府法制》2014,(16):38-38
美国一名男子因重罪获判98年监禁,却因法院文书差错而只坐了8年牢便被释放,与他获判同样刑罚的同伙却一直在狱中服刑.  相似文献   
7.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要厘清刑事和解正义与以钱买刑的认识,刑事和解本质观与报复主义的认识,刑事和解刑罚观与罪责刑相一致原则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正确把握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尺度。  相似文献   
8.
结果加重犯,又称加重结果犯,一般认为是大陆法系的概念,其所解决的是行为人在实施某一基本犯罪的过程中又额外发生法定重结果,应当如何处罚的问题。对此,英美法系国家采取了所谓的重罪谋杀罪原则。结果加重犯与重罪谋杀罪原则尽管属于不同的刑法理论体系,但从渊源上看,都是来自中世纪教会法中的自陷禁区理论,在适用的范围上有部分重叠,并且均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人加重处罚。两者的差别是对在实施某种犯罪过程中发生重结果的,规定了不同的加重处罚方式。透过比较法上的研究可以得知大陆法上的结果加重犯模式是更为妥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社会是"人治"社会而非法治社会,这是学界共识。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随,使得封建时代的立法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这就使一部分人误认为,中国封建时代只有人治而没有法治,也没有法律制度或法律制度相当的零散、随意、不成体系。  相似文献   
10.
赵文俊 《法制与社会》2014,(7):30+37-30,37
牵连犯在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牵连犯如何处罚,学者对此作了很多研究,理论界众说纷纭。大体而言,有四种学说,即从一重处罚说、数罪并罚说、区别说、从一重罪从重处罚说。这四种学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们共同活跃在刑法理论与实践中。由于学者们对此没有达成一致,理论与实践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