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6篇
工人农民   61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篇
法律   456篇
中国共产党   907篇
中国政治   943篇
政治理论   498篇
综合类   4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社会关心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共识愈发强烈,当前中国商标、专利申请量均属于世界领先位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专属管辖全国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的一审法院,同时管辖着北京市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侵权等纠纷案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3.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4.
《法人》2007,(2):37-37
一本以面向工商企业界高层人士为主要目标读者群的经济法律类高端杂志。核心内容是用以法律的角度审视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宏观以及微观上的现象、个案和问题:注重运用合适的新闻叙述方式加以体现。同时,全方位关注目标读者群的职业领域以及精神层面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5.
田磊 《南风窗》2010,(4):74-75
数字阅读的大潮带给中国社会的绝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未来的文化传播将会以怎样的形态来进行,什么样的机构会掌控传播链条,崭新的传播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政府严苛的审查机制抑或被政府更加有效地管制?这些都是需深度观察的议题。  相似文献   
6.
梁衡 《当代贵州》2007,(13):50-50
大量的,有方向、有计划、能坚持的阅读,是给自己储备知识的干柴,只等时机一到,轻轻一点,就会发出巨大的光热。 拉网式阅读(下)我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这是一所强调马列基本理论的高校,工作之后又五次上中央党校.最长的一次脱产两年,读研究生。对政治读物的阅读是够多的了.不是我撒网,是被网在其中了。这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让我能用原理来研究当前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杨克中 《探索》2007,(3):125-130
本文试图将应用于微观经济的边际分析方法推广到宏观经济现象中去,从而为对宏观经济的跟踪分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郎伟 《共产党人》2005,(6):52-54
散文的创作是一种心灵的事业而非简单的文字表达。有生活阅历,没有才情和智慧写不好散文;有才情而阅历浅薄、识见平庸者也称不上是出色的散文家。只有将阅历和才情、思想结合得相当完美的作者,才可称得上是优秀的散文作家:基于上述理由,多年来我一直喜欢阅读“上了点岁数”的人所创作的散文。因为我相当看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对一个散文家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可以根据文章意思、构词法等手段来析释其词义。  相似文献   
10.
杨溥的耳朵     
张峰 《党风建设》2002,(5):43-43
笔者在最近的一期某杂志上首次看到“拯球阅读”的呼唤,颇有振聋发聩之感。因为在今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业余爱好,不带功利色彩、平静地读些好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