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115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清晰勾画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美前景,为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5,(5):39-3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日发表的《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我国政府在军控领域的政策与主张,介绍了中国参与国际军控所作的努力。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3.
阳春三月,记者在南宁电视台遇到名律师兰国乔,台上他对学法、用法及刑辩方面的阐述,透射出智慧的火花。趁着节目的间隙,我们相互间有了一阵面对面的交流。面前的他一派学者风范,儒雅而睿智的言辞蕴含着一种谦和与大度,渐渐地我也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都做了深刻的阐述。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结合首都工作的实际,认认真真地把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按照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要求开展工作北京作为首…  相似文献   
5.
很高兴应邀参加吕梁城冠高科技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与各位同志共同探讨发展高科技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的理论和对策。今天上午,吕梁城冠高科技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奠基了。据了解,这样的园区在全国还是首家,确实可喜可贺!在下午的论坛上,不少同志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真知灼见,很受鼓舞!现在,我讲三点:第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次在法律中使用了循环经济的提法。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  相似文献   
6.
2002年9月20日,美国布什政府全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浮出水面。美国共和党政府向国会递交了布什上任以来的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标志着美国安全政策重大调整的报告,指出了“9·11”事件后美国面临的新的威胁和敌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应对新挑战的战略,即拟对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对  相似文献   
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作了最初阐述.这一阐述内含的意蕴在于,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本文从马克思的阐述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为前提、与对当时空想共产主义的批评相联系、以理解了“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及其所彰显的方法论特点等方面,对这一意蕴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文章回顾了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公共安全战略所经历的由街面控制为主转向社区治安为主的变化过程,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了推行警务社区化的主要目的,探讨了社区警务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迁移流动人口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北京市1995-2000年户籍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了人口学特征以及区域、产业、行业结构特征分析,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新思路.探讨首都未来迁移流动人口的流向与分布趋势,阐述了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必将影响首都人口的规模及再分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索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明确生态学为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依据之一,据此阐述循环经济基本法的理论构架,以共生、仿生、复生作为两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目标定位以及相关的生态法律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