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申请人向国外申请专利时有多种途径,而在德国获得专利保护的途径在整个欧洲甚至世界上都是最复杂而完善的.向德国申请专利有四种途径,即<巴黎公约>-德国专利途径,PCT-德国专利途径,<巴黎公约>-欧洲专利途径和PCT-欧洲专利途径.从费用和时间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考虑代理和翻译等因素,尝试提出了中国申请人向外申请专利时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唐春 《电子知识产权》2010,(6):41-45,91
国际优先权主要是指各国赋予优先权人的在申请、行使专利权时拥有与优先权日提交申请相同法律地位的权利.国际优先权具有地域性和独立性,其产生和转让可以独立于其他国家的优先权和作为优先权基础的首次申请.而PCT申请自国际申请日起其法律地位就等同于每个指定国的正规国家申请,国际阶段的程序由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国际局、国际初审单位等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相当于指定国通过PCT制度委托这些单位审查本国申请.因而.我国作为指定局对国际阶段所作的优先权恢复不予认可,但作为受理局却承认优先权恢复条件,是对处予PCT程序中不同法律地位和职能时的不同规定,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3.
随着WTO规则及专利合作条约(PCT)的广泛适用,专利平行进口纠纷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颇受争议的问题,因此探讨专利平行进口问题对国际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阐述平行进口的形成原因及根源,然后从实证经济学的视角揭示专利平行进口纠纷的本质是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在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冲突,并试图客观地从经济角度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以完善现行的关于专利平行进口的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