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3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60篇 |
工人农民 | 11篇 |
世界政治 | 18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70篇 |
法律 | 478篇 |
中国共产党 | 41篇 |
中国政治 | 92篇 |
政治理论 | 141篇 |
综合类 | 10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61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年薪制作为经济理论的产物被广泛实践于各类企业并倍受推崇。但是,当公共部门忽略其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差异而引入年薪制时必定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实施镇长年薪制的佛山市,极有可能会与制度设置初衷南辕北辙,最终可能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对环境标志制度纳入WTO规则体系的悖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标志制度作为贸易与环境的连结点之一,是否应纳入WTO规则体系呢?国际社会对此问题争论激烈,多数国家主张将环境标志制度纳入WTO规则体系.然而,将环境标志制度内化于WTO规则体系弊端突出,外化于WTO规则体系优势明显.环境标志制度可独立于WTO规则体系,并能与之达到和谐--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利益平衡.我国应迎合WTO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环境标志制度. 相似文献
3.
吸毒产生的客观原因由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所构成。而微观社会环境则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吸毒具体行为的发生。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微观社会环境对个体吸毒行为的产生 :一是有诱感作用 ;二是有染习作用 ;三是有驱动作用。在制定吸毒的有关社会预防对策时 ,除了具有宏观社会环境的预防措施外 ,还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微观社会环境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4.
牛犁耘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0-72
公益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诉讼模式。作为公益诉讼的创始国,美国已形成健全的公益诉讼制度。我国引进公益诉讼制度时应借鉴和参考美国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婚约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柏峰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3):67-69
我国现行法律对婚约的态度是不提倡不禁止 ,但实际生活中却出现了问题 ,急需规范。因此 ,我们应当结合传统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尽快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婚约制度。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人类公共行政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公务员考核机制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提升公务员队伍的要求,需要从以下方面推动公务员考核机制的完善:完善考核体系,注重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完善考核等次,对考核结果合理划分等级;完善考核程序,实现考核公正、公平;合理使用考核结果,发挥考核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7.
论WTO法下的中国法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入世后在WTO法的约束下,较快地完成了将WTO法转化为大量国内法的艰巨任务。中国入世所引起的国内法制的直接变化和法治观念的间接变化,不亚于30多年前中国法制的重建。WTO法所包括的协定尚无具有国际法效力的中文本,对于国内实施带来诸多困难,但是,中国依然通过对应式、归纳式和分散式三种国内立法转化WTO法而履行了实施义务,并由此促进了中国法制透明度的增强与法治观念的变化。诚然,就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而言,为了进一步适应WTO法,中国《宪法》的缔约规定亟待修改,WTO法在国内的司法解释应予进一步规范,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关系应予理顺。 相似文献
8.
SCM协议地区专向性标准条款中的财税措施特别规定具有经济合理性,并符合WTO的政治考虑。该特别规定认定“有资格”的地方各级政府所采取的“确定或者改变”在其辖区内“普遍适用”税率的补贴措施不具有SCM协议意义上的专向性。我国应充分利用该特别规定提供的政策空间,深化税制改革,协调地方政府地区补贴与SCM协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应急能力建设与志愿服务法制发展——应急志愿服务是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重大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巨灾应对工作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应急与社会应急的不同角色和分工;志愿者在"5.12"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的社会应急能力建设与志愿服务法制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专题调查获得的研究结论证明了相关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鉴于此,从志愿服务法制、社会动员法制和公共应急法制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实际出发,应思考加强社会应急能力建设和完善应急志愿服务立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挑战与应对:民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行检察监督制度获得强力推进的基本依据便是司法实践中不断增长的监督诉求,监督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内含于监督中的观念性因素也在此过程中悄然转变,监督理念的现代化更新为监督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泉源基础。目前所需着力实现的制度转轨集中表现在从有限监督到全面监督、从实体监督到程序监督以及从诉讼监督到社会监督等三大转向之上,由此呈现出民行检察监督制度新发展的完整风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