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17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9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赟 《河北法学》2007,25(2):2-8
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理论已经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甚至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然而,如果冷观这种研究热就会发现,国内已有研究梳理性、介绍性的偏多,而反思性、批判性的研究却偏少.虽然,对经典理论的梳理和介绍当是必不可少的理论步骤,但之后的批评性研究--即便不说更重要,至少--也同样重要:总起说来,自生自发秩序理论的贡献在于用一种独特的知识论重新论证了宪政以及自由的必要性;而其限度则在于它过于理想类型化,并且有将秩序置于"人"之上的嫌疑或倾向.  相似文献   
2.
物权限制是指法律对物权的支配力和排他力的限制,亦即对物权人享有的利益和行为自由以及对抗第三人效力的限制。我国《物权法》中物权限制制度具有以下优点:限权模式合理、可行;限权范围全面、突出;限权目的明确、正当。我国《物权法》中物权限制制度的不足是:物权限制制度并未充分体现国情、物权限制制度存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论事实解释——对事实认定中一种潜在机制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原本就存在解释,事实的认定离不开事实的解释。解释事实的前提是理解事实,理解事实需要具备理解的要件——前见。事实应作为解释的客体对象的同时又限定了解释的视角。规则留出的种种空白必然经法官予以填补,法官也借助于这些空间张显出对事实的个性化评判。解释不是一种事实的原本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一种个性化的建构事实"血肉"的行为。实现忠实于事实的要求有两个困难:一是究竟有没有"原事实"会形成不同的解释;二是对"原事实"的识别不能离开现实的因素。事实解释应受约束于各种可能性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确保了解释符合事实的理性方向。  相似文献   
4.
传统被害研究范式认为,犯罪之因和被害之果是一种有序的联系,在因果之间完全可以用逻辑推理作为沟通桥梁。但逻辑不是万能的,在刑事法领域中,刑事疑难问题单纯凭借对法规则的逻辑适用并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还应当正式引入实证研究方法从被害人和被告人两个角度进行经验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起特殊的确权诉讼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金实际设立并不是启动确权诉讼的先决条件,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即使基金尚未设立,债权登记和确权诉讼也必须进行。那么基金最终并未审理,已进入审理程序的确权诉讼该如何处理呢?法律对此并未作具体规定。通过对这起特殊确权诉讼案件的分析,详尽论述了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指出了立法上的缺陷并对如何完善立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公安院校预算管理工作也进行着改革创新。本文从改变预算管理观念谈起 ,就平衡安排预算资金、细化预算编制方法和内容、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桩个案的剖析,从微观层面上展现了隐案形成的机理,强调我们在理解警务工作现状时,不应该只看到警察的业务素质和政治觉悟不高这些“症候”,更应该努力发掘“症结”,即环境中各种因素对警察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地位是进行证券投资基金立法和理论研究的基础。笔者在找出我国理论界对证券投资基金性质及法律地位认识分歧的根源之后,简要论述了公司型基金的法律主体地位,并从投资基金的社会主体性和法律主体性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个方面,详细论证了信托型基金的法律地位,指出我国的投资基金立法应从主体角度对信托型基金进行规范,同时希望立法大胆创新,把信托型基金列为与自然人、法人具有平等地位的第三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9.
韩松  焦和平 《法学论坛》2006,21(5):73-79
我国《民法通则》将起诉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之一,于中断效力结束时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就意味着对于经过诉讼由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所确认的民事权利的保护仍可以适用诉讼时效。但依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民事权利的保护因起诉进入诉讼程序后应适用诉讼法上的期限制度,从而使《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的适用失去了可能。对这一矛盾的解决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采大陆法系各国民法的做法,取消民事诉讼法对申请强制执行期限的规定,统一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二是采取我国目前的做法,民法诉讼时效制度适用于当事人起诉前阶段,当事人起诉后则适用诉讼法上的期限制度,同时将起诉作为诉讼时效的终结事由而不是中断事由。两种方案各有优点和不足,我国未来民法典对此应做出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张晓君 《河北法学》2006,24(4):76-79
商事仲裁的自治性和其价值功能决定了国家司法权力干预的必要性和限度.国家司法权力的干预因仲裁自身的缺陷和司法权对秩序和公正的价值确立而获得正当性.司法权对仲裁的干预存在着三个阶段、二个层面和三项内容的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