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64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446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31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50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ABSTRACT

In public archives there are a number of hand-embroidered cloths worked by suffragettes incarcerated in Holloway Prison between 1911 and 1912. Denied political status, some of the embroiderers used the hunger strike as a political tool and were forcibly fed. In this paper the embroideries are reframed as material and discursive evidence of suffragette prison experiences. The material narratives of the embroidered cloths are traced, drawing on a dialogue between critical theory, material object enquiry, practice as research and the work of contemporary textile practitioners. Embroidering by suffragettes is explored as an embodied and situated ‘thread act’ that materialised the making of networks, the need for protection of the body and mind, the powers and dangers of boundary crossing, and proto-political thinking.  相似文献   
2.
The optic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resveratrol were investigated. This nontoxic fluorescent natural material, emitting in the visible blue light, was used as an optical marker, enabling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mage contrast coming from relief pictures marked on challenging surfaces. By applying appropriated imaging softwares, this marker was verified to be very useful in the latent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posited on different wood surface types, mainly those with high level of roughness, where conventional forensic materials do not allow effective fingerprint image visualization.  相似文献   
3.
转化犯为我国刑法所独创的犯罪类型,具有立法实践在先、理论研究在后的特点。转化犯与准犯、结合犯、牵连犯的内涵均不相同,不应将其与此三个概念混同起来。转化犯的成立条件包括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两个方面,应当以转化后之罪的既未遂标准来判断转化犯的既未遂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东国 《外交评论》2005,(5):105-109
如何看待观念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一直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理想主义和建构主义强调观念建构是第一性的,现实主义强调物质实力至上,美国学者戈尔茨坦和基欧汉在主编的<观念与外交政策>一书中则强调物质因素和观念因素同是影响外交决策的重要变量.他们还将观念分解为世界观、原则性信念和因果信念3种形式,它们通过提供行动指南,增进共识和建构制度等方式对外交决策产生影响.这些争论提示我们,我国的外交战略既要立足于物质实力的增强,又不能忽视观念的作用;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观念建构,又要避免意识形态对抗.  相似文献   
5.
论文回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的历程 ,阐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划分与社会实践领域的一一对应关系 ,说明了其三位一体的关系实质 ,最后 ,就对新时期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二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论——兼议正当化行为的体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发民 《法律科学》2007,25(4):120-131
以解决正当化行为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不定,及其与犯罪构成关系不明为突破口;以反映定罪过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以及对抗制的诉讼程序特点为价值立场;兼顾中国已有的理论与实务情况,主张在我国犯罪构成论的应有结构为两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结构.此即:第一层次,三个要件,依次为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和犯罪主观要件;第二层次为犯罪客体一个要件,其中,正当化行为等作为排除犯罪客体的事由在此纳入犯罪构成要件之中.无此事由,犯罪即告成立.  相似文献   
7.
实证主义经济宪法学的研究包括了对制宪程序及其影响因素的经济研究和对宪法规则产生的经济影响的研究两个部分。前者包括:第一,静态经济研究,主要是对影响制宪程序的因素的研究,在制宪的经济背景,个体的利益衡量、偏好、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的风俗、习惯、社会规范和诸如利益集团、社会组织、供以参考的其他国家的宪政制度等。第二,动态经济研究,主要包括对显性宪法变迁的经济研究和对隐性宪法变迁的经济研究。后者包括研究宪法权利的经济影响和研究统治结构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艳春 《行政与法》2005,(3):120-122
经济宪法学立足于保障个人财产权和限制政府权力,从而为矫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提供了新的、也是更为根本性的思路,这就是必须从宪法上明确对个人财产权和经济自由的保护,并严格限制政府的财政权和货币发行权,使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置于民主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9.
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确立与展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刑法的解释与适用上,存在着形式的刑法解释论与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争。形式的刑法解释论主张对刑罚法规进行字面的、形式的、逻辑的解释,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主张对刑罚法规进行实质的、价值的、合目的的解释。实质的刑法解释论是对形式的刑法解释论的扬弃,它不仅与刑法规范的特点、结构、内容相一致,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合理性,而且满足了我国刑事法治目标与罪刑法定原则兼具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的要求,适应了我国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体系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特点,具有优越的合理性。我国刑法应确立与贯彻实质的刑法解释论立场。  相似文献   
10.
环境时代宪法的权利生态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泉生 《现代法学》2003,25(2):128-136
文章首先指出无论是近代宪法的法理基础———个人主义 ,还是现代宪法的法理基础———团体主义 ,都难以对付当前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挑战 ,主张可在团体主义的基础上将生态主义作为环境时代宪法的法理基础 ;而后 ,文章通过对传统宪法价值取向在环境时代所表现出种种局限的反思 ,提出环境时代宪法的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 ;最后 ,文章认为随着环境时代宪法法理基础———生态主义的建立和宪法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的确立 ,宪法将在权利社会化的基础上向权利生态化扩展 ,并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之保护而精心构建 ,从而极具权利生态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