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59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应对汽车炸弹的恐怖袭击,是当今世界竭力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当前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应对方法——汽车炸弹主动预防系统,并对系统的组成、功用、要求、技术关键及发展方向做了一个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并结合当前技术实际得出结论,该系统切实可行,能完成对汽车炸弹恐怖袭击的主动预防,是一种很有研究前景的反恐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一定时期内,职务犯罪将表现为更加复杂、严重和突出,而且会出现典型的多发部位。而治理和预防新形势下的职务犯罪,需要完善刑事法律规范和预防工作的相关立法,并以体制和制度保障加强惩治力度,以超前的意识作为指导思想,运用健全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和刑罚的预防功能等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全面加以防范,突出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诈骗犯罪中被害人过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害人过错是诈骗犯罪既遂的重要条件。被害人自身素质低、社会风气不正及社会管理上存在漏洞是滋生诈骗犯罪被害人过错的重要原因。减少被害人过错是防控诈骗犯罪的重要措施。为此须健全法律制度,严密社会管理措施,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加强社会预警等,才能有效减少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国不改革就不会有任何出路.当前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大的改革时期,正是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高发的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如处理不好社会风险因素,往往易诱发群体性事件.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及一些领导干部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更多的是被动应对.因此,提升领导干部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就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5.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政治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向好的基本态势,但同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影响政治安全的不利因素日趋复杂。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有针对性的防范打击,坚决消除一切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隐患,确保党的执政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校学生涉黑的主体包括在校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他们加入涉黑组织的形式包括被引诱加入、被强迫加入和由违法犯罪团伙转化来的自行建立的涉黑组织。影响在校学生涉黑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校园及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缺陷,还有在校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预防在校生涉黑,需要加强对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修正和完善学校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在校学生心理辅导与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引发了人员迁徙浪潮和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犯罪率和重新犯罪率呈持续攀升,并突破历史的高点。人员迁徙,社会管理保障不配套,引发犯罪和再犯罪;教育滞后,低素质面临高诱惑、强竞争,引发犯罪和再犯罪;道德缺位,导致亚文化盛行,行为内控力、制约力弱化,放纵犯罪和再犯罪。改造罪犯压力剧增,监狱在解决自身矛盾中工作没及时调整到位,难以有效扼制重新犯罪和大要案的发生,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突出而尖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后新设立的罪种。它包括组织、领 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目前黑社会性 质组织犯罪比较猖獗,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9.
"治安承包"作为一种"本土化"的预防犯罪模式,其产生是世界警务形势与我国社会治安现状相结合的产物,它其实属于社区警务改革的诸多法门之一。建立在社区警务基础之上的"治安承包"是有相应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但也有令人思考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
"错案追究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错案责任追究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司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遏制了司法腐败 ,促进了司法公正。但在实践中也出了许多问题 ,究其原因是因为该制度本身存在着疏漏与不足。文章在深入分析错案追究制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及原因后 ,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