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59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3篇
法律   481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156篇
政治理论   232篇
综合类   3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Increasingly, a diverse set of policy communities, including those with defenc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dates, frame climate change as a security threat. Most often this discursive formation labels climate change as a ‘threat multiplier’. This framing, however, is vague, linear and leaves many questions unanswered regarding how institutions can develop and implement policy that addresses the joint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conflict and security. Utilising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and grounding data collection in US policy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policy actors and institutions integrate climate-security discourses into policy process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direct insight into how the discourses and technical understandings of climate-security transition into policy priorities and implementation realities. This research identified three common approaches to climate-security: (1) A challenge of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2) A potent political argument; and (3) An issue of limited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These approaches, however, are inconsistent across sectors and within organisations, suggesting a lack of cohes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in identifying and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as a ‘threat multiplier’.  相似文献   
2.
接管旧有的教育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建国初期,陕西省完成了接管旧的公立学校、接收私立学校、接办教会学校,为建立陕西省社会主义的新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鉴于传统的权利本质学说均无法全面的指出权利的所有特征 ,对于权利本质之研究采要素解释学的方法较为合理 ,研究权利之本质实际上就是确定何种要素为最核心、最基础之要素 ,就是确定权利概念的中心词。私权之最核心和最基础的要素应为自由 ,这是由私权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所决定的 ,私法建构之权利本位要求私法建构应以自由为本位  相似文献   
4.
朱志晟 《河北法学》2003,21(5):50-53
最密切联系理论,是近年来西方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中最引人注目的进展。拟从涉外侵权法律 行为的法律选择规范着手,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福柯的系谱学对权力/知识的分析对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与书写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学实践领域也受其冲击而发生了话语的转换。如果我们从系谱学的角度来反思教育学寻求学科化的历史进程,就会扩大对学科这一概念的理解:作为权力/知识实践方式的学科制度不仅是科学化的标志,也是控制现代生活的策略与技术。因此,对作为一门学科形式存在的教育学知识的寻求未必是适当的或必要的。目前,我们似乎更应该走进学校日常生活,由此迈向具体的教育实践。这或许是教育学走出迷茫之路的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盗窃罪司法适用中的几个疑难问题为研究对象 ,对作为盗窃对象的无形物的范围及其认定、盗窃数额中的几种特殊情形以及盗窃过程中损毁公私财物行为的定性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是知识产权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因传统的视知识产权为私权的观点在面对知识产权相较于其他私权的特殊性及其领域内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时常常遭遇无法解释的困境,所以,有些学者提出了"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即在承认知识产权私权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指出知识产权是公权化的私权,试图以此来寻到新的"突破口".但事实上,该理论因其立论依据本身就存在疑问,是经不起推敲的,它是在社会思潮运动影响下对知识产权权利客体特殊性的一种误读.知识产权作为私权的根本属性不应该因为知识产权所呈现出的某些独特性而被改变,在当前承认并且强调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国际私法观"辩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强 《法律科学》2007,25(2):109-116
大国际私法观缺乏学科学理论的支持,对其所负任务的认识也不够清晰科学.国际私法的范围应当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加以确定.当前,国际私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在涉外民商事交往中或在处理涉外民商事争议时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因此,它的范围应当从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过程加以判断和确定.我国传统大国际私法观所包含的内容也应据此作出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民营经济是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而政府管理创新则是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民营经济创下许多佳绩,但是同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相比,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速度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只有创新地方政府的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积极培育和引进民营经济的创业主体,创造条件解决民营经济在发展中的资源要素问题,才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佛山的民营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面对新的发展机遇 ,要推动佛山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创新对民营经济的再认识 ,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优势资源的整合 ,推动企业技术品牌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全面提高佛山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