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87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1篇
法律   381篇
中国共产党   185篇
中国政治   285篇
政治理论   282篇
综合类   73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manner in which family and community in Mandate Palestine attempted to keep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from intervening in cases defined as ‘Family Honour Killing’. Drawing on criminal court cases, we argue that the familial, domestic and communal features of this crime and its social, predominantly rural, context were critical for the attempts to keep it within the community and to prevent state intervention by obstructing, concealing and denying evidence. We focus on the mechanisms used by members of the family and community for that purpose. Our case study is in line with previous findings indicating the under-reporting of domestic violence, especially when witness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both the victim and the perpetrator. This domestic and communal alignment was most likely reinforced under colonial rule, though it was not necessarily caused predominantly in opposition to it.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联军打击“伊斯兰国”战事已进入尾声,然而,地面战场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伊斯兰国”思想的消亡。从萨拉菲-吉哈德主义极端意识形态发展脉络框架下考察,“伊斯兰国”在这一思想脉络中的独特历史地位塑造了它当前与未来的思想发展方式。国际社会需要认识到,当前反恐战争所面对的“战败者”可能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失败,其意识形态过去近半个世纪危机式发展赋予了“伊斯兰国”面对失败的独特抵抗能力。“基地”组织在2011年被击溃后的历史也证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伊斯兰国”将很有可能继续在扩大其基本怀旧式叙事、赋予战败以合法性的同时,还将通过“全球恐怖商标”下的“特许经营”模式,将一种“暴力即思想”的恐怖思想内核进一步扩散并升级。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战争,可能刚刚到一个需要进行“中期评估”的时候,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3.
This paper develops a neo-Gramscian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s and political dynamics that frame the day-to-day workings of the certification-based Fairtrade initiative.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the paper resorts to the notion of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of control’, which accounts for the main ideological elements that constitute the Fairtrade vision of the world. The analysis of these imaginaries is complemented with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rete ways in which they have been institutionalized in the Fairtrade system and the specific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class fractions they promote. This is followed by 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 in which Fairtrade articulates the contradictory interests of a variety of class fractions, bringing them together under the shared objective of advancing the situation of small producers and workers in the global South. The paper finishes with a reflection on the main limitations inherent to Fairtrade’s concept of control and the political dynamics it entails.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使人们获得了研究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新视点,这就是文化的视点、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历史视点。要正确认识政治文明发展中的文化继承和超越、拒绝和借鉴问题以及文化发展中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从而。适应时代要求,推进政治文化创新。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上的创新,是党能否把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创新的成果转化成制度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美国与德国法官选任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与德国分别为两大法系的典型代表国家。两国的司法制度均显著体现其各自的历史渊源和法律文化背景 ,同时又成功地服务于法治国家的运行 ,其中许多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通过对两国司法制度中的一项关键性问题———法官选任制度做比较式探讨 ,展现两国在法官选任程序与选任资格方面严格科学的制度设置 ,可为我国当前法院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纵向来看,邓小平的科技意识有一个萌芽、成熟和提升的过程;从横向来看,邓小平科技意识包括科技认知、科技情感和科技意志三个方面。邓小平的科技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建民 《东北亚论坛》2007,16(1):110-114
创建共同合作、协同发展的“东亚共同体”,业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历史事实证明:东亚地区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一体化”的区域;它既有成功的、进步的古代“东亚文化圈”,也有反动的、失败的近代“大东亚共荣圈”,还有设想中的“东亚共同体”。然而,现实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东亚共同体”能否迅速建立的前提条件。为促进未来“东亚共同体”区域内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建共通文字,这不是复旧,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当人们思考构建“东亚共同体”时,在普遍关注经济协作的情况下,尤应重视思想文化观念的问题,因为东亚各国间的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问题,不能光靠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手段来解决,而确实需要从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们的政府行政一直是以政府行政为中心的重管理、轻服务的控制型行政。加入WTO后,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应对入世的必然选择。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政府及广大公务员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群体思想观念作为人们社会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直接反映,是社会发展的睛雨表。近近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春市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一是理想信仰多元化,但正确的理想信仰仍占主导地位;二是人生追求多样化,但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仍是主流;三是个体取向的价值观呈增强之势,但集体取向的价值观仍是主体。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在于所谓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议,即"协调意志"说.但是,"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与现代国际法理论及发展趋势存在冲突,与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发展存在不和谐之处,"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法发展的推动力受到削弱,损害了国际法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法,不应局限在某一狭隘的、群体的范围内,使其更有利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