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一网络传输中信息资源的下载与利用网络信息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最大的不同在于网络信息咨询在很大程度上利用网络传输信息及大量地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作为参考信息源来完成咨询问题的解答。网上信息资源有些是可以无偿使用的公共信息,不会产生版权纠纷;而有些则是受版权保护的产权信息,使用不当则会导致法律纠纷。(一)联机检索数据库。联机检索数据库是重要的网络信息资源,也是网络信息咨询中可能使用最多的学术性信息资源。目前互联网上有各种商业数据库数千个,还有许多非商业性数据库。在这些数据库中,有些是由拥有独立著作权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公共信息公开制度及其法制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末,中国政府开始通过英特网发布部分公共信息,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公共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共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要求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权利,不仅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法律措施,而且也是体现中国法治政府体制的一项重要法律指标。  相似文献   
4.
论隐私权的边界--以公共信息为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权是一种重要的具体人格权,体现了社会对人在作为独立个体角色时的尊重。但是人不可能总游离于社会角色以外,自然人的隐私和隐私权也有边界。隐私的边界不是自然人的公众人物的社会角色,而是信息的公共性或公益性。以公共利益等原则确定的公共信息来划定隐私权的边界,才能实现独立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知情权: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是公民享有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政府工作的法定权利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主权在民、纳税人与收税人的权利义务对等、政府信息透明度等思想是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的根据。政府要以民为本 ,建设诚信政府和现代“电子政府” ,出台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法 ,用法律来规范、约束政府履行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 ,以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行政公共信息公开的理论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公民知情权的满足和公共信息的自由流动是支撑行政公开的法理基础。内部协调一致的立法架构、先地方后中央的立法进路、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推动和司法审查机制的有力保障是国外行政公开实践的宝贵经验。为了使我国政务公开改革尽快走上法治化的轨道,必须大力健全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构建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并充分发挥法院的司法审查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也面临如何有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全新挑战。挑战不仅局限于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技术,更为棘手的问题是服务提供与运营机制所面临的困局。本文阐述了传统公共服务领域中公私伙伴关系(PPP)的相关理论;以北京市"智慧朝阳服务网"的实践为案例,分析了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与运营机制的困局,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信息服务项目面临的问题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结合朝阳区当前的实践,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困局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2011年开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设在.中国大规模展开,住建部授予将近200个城市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呈现席卷全国之势。然而,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并未找准抓手,因此,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国内贸易稳定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快速推进,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不断增强。在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内贸流通,对于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经国务院批准,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一)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拓展网络消费领域,加快推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向农村延伸业务,推动居民生活服务、休闲娱乐、旅游、金融等领域电子商务应用。在保障数据管理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商务领域大数据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加快推进电子发票应用,完善电子会计凭证报销、登记人账及归档保管等配套措施。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完善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管理。在控制风险基础上鼓励支付产品创新,营造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等支付服务主体平等竞争环境,促进网络支付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在现阶段,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绝大部分属于公共信息资源,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管理,并对公众提供服务。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