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后世表彰的理学家与政治家的刘宗周,为学主张体用一贯,其理学治心工夫与政治治道工夫是一贯的。然而,研究者们多集中讨论其理学思想,而甚少考察其治道建言、更无从论及治道与治心的关联。回到刘宗周劝谏崇祯皇帝的奏疏,可以呈现其治道主张,可以考论其中治道与治心之间的关系。刘宗周劝谏崇祯帝的治道主张,是随着其治心工夫而同时发展的,体现出三个阶段的论说重点。总体而言,刘宗周治道归本于治心的工夫特点,是"归显于密"以及"反求诸己",体现了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政治与道德之间的一致性正是客观的理则。  相似文献   
2.
晚明大儒刘宗周,是有名的清官,也是著作颇丰的哲学家,时人称其“世上麒麟凤凰,学者泰山北斗”。但他却不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政治家,仕途也颇为坎坷,其中屡发迂腐之言,乃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苏洁 《前沿》2011,(12):59-61
沿心学一派思想家,从陆九渊到王阳明到刘宗周,其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一致的,都是围绕"主体之心",体认天理,但陆九渊的本心论和王阳明的"致良知"都过于笼统,将主体之心悬置,以至于在其社会整合思想中,偏重意识的形而上,使得"心"有所放纵。而刘宗周则试图在心学园地的旧址上,重新架设一道严密无漏的人学系统,通过社会自上而下,在慎独诚意的指导下,从各个层面对"心"进行具体存养、修习,使封建纲常、伦理秩序成为永不动摇的治世准则。  相似文献   
4.
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明朝万历六年,二十四岁时中进士.官至仪制主事、右通政使、顺天府尹、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先后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为官。他学识渊博,气节高尚,是明朝著名的儒学大师,蕺山学派的创始人,对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兴起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建明 《党课》2014,(18):106-107
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明朝万历六年,24岁中进士,官至仪制主事、右通政使、顺天府尹、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先后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为官。他学识渊博,气节高尚,是明朝著名的儒学大师,蕺山学派的创始人,对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兴起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末大儒刘宗周在其位,谋其政,针砭时政,倡导王政,关心士风,留心时弊,主张教育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行选贡制,促进人才选拔的多元化;2.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育的德性化;3.慎选教官,强调教师队伍的优良化.刘宗周的教育改革思想对当前我们的高教改革也有一定的启发,如学生来源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兼顾化、教师来源的社会化等.  相似文献   
7.
刘宗周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奏疏是刘宗周政治思想的基本文献,然而目前宗周学研究并未展开对宗周奏疏的专门考察。回到宗周的奏疏,通过对文字内容的梳理分类,以及相应奏章数量的比较,呈现了宗周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于治道建言,以及将治道归本于皇帝的治心。将宗周奏疏撰写时间与其理学思想形成时间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宗周的政治主张与理学思想的进展是同步调的。  相似文献   
8.
刘宗周(蕺山)哲学研究,目前已经深入到道德实践领域,立足这一视角,可以围绕蕺山晚年代表作《人谱》,探析其中包含的人性论问题:人的本性以及先验权利。其中,基于人性证成的人的先验权利问题,是以往研究甚少关注的,而这一点,恰恰是蕺山济世安民理想的人性论预设。  相似文献   
9.
“慎独”是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范畴,是儒家主张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内涵经历代思想家的阐发不断丰富深化,“慎独”思想对于消除当代社会的道德失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每一个社会个体既要经常自省,又要注意隐小细微之处,才能真正做到“慎独”。  相似文献   
10.
明季东林党人提出的"君臣分治"主张,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议题,研究者们认为,刘宗周是东林"君臣分治"主张的代表,然而,对刘宗周政治思想的研究较少,更缺乏对刘宗周奏疏等政治文献的第一手材料的考察。这就有必要回到刘宗周的奏疏,以文献为依据,考析其君臣分治思想的脉络,厘清其分治理念提出的时间与表述方式,以及其将分治理念上升为政治纲领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