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吴传清  曹静 《学习月刊》2010,(22):28-29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onn Heinrick Von Thunen,1783—1850)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理论贡献当推《孤立国》(1826)一书首倡的农业区位理论。  相似文献   
2.
一、西方古典经济区位理论论著概况"区位"一词源于德文复合词"standort",首创于1882年,"stand"意为"站立"、"位于","ort"意为"地点"、"场所"、"位置","standort"意为"站立之地"、"位于……(地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空间场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空间场理论最早产生并发展于经济的空间区位理论,而区位理论的产生又源于经济空间的性质和功能,并使经济的空间演变具有不同的阶段性论点。我国对此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涉及的领域较多,并推动了经济空间场理论的研究向着社会、自然环境等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中充分阐述了其经济思想。本文通过对杜能在经济学方法以及他在区位理论、地租和工资理论方面经济思想的简略介绍及评价 ,比较客观地说明了杜能及其《孤立国》在经济思想史上的贡献和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试析杜能的区位理论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能在经济学中作出了许多贡献 ,尤其是他的区位理论。本文通过对他的区位理论的简介后 ,分析了其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方位进入--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区位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迎春  罗丹 《桂海论丛》2002,18(2):34-37
文章首先对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区位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即全方位地对国际市场投资进入,明确主攻方向,区别不同地区的战略层次和地位,逐步把投资由区域转向全球,实施投资市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厂商作为区位决策的主体,政府的政策及各种规划对厂商区位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单个政府对辖区内厂商区位选择的影响机理,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对硬环境因素的改变对厂商区位选择的影响;二是政府在其辖区内对不同区块所制定的差别性政策对厂商区位选择的影响。提出影响厂商区位决策的两大类主要因素、提出"厂商自然区位"概念、在同质性政府假设下分析政府对厂商区位选择的影响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6,(6)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整体上陷入下行通道。近年来,除了美国经济得到了相对较好的恢复外,世界各大经济体,包括新兴国家经济一直都处在各种增长的矛盾中。传统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也因此备受责难。随着区域经济学和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世界视阈下关注本地区、本区域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景况,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目标、方向、政策和路径。譬如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经济一体化和逆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新经济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经济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法则的学说。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孤立国》一书的问世标志经济区位理论的产生,并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系统的学科(张文忠:《经济区位论》,  相似文献   
10.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及其可能径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漪 《求索》2008,(12):32-34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在区域经济学中,地理位置虽作为贸易量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但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其理论含义并没有得到强调,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这是新经济地理学更甚于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地方。然而,随着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网络经济的出现,区域经济学将可能出现新的发展径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