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群众》2006,(8):12-13
华西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多年来,中共江阴市委高度重视华西村的示范导向作用,连年开展主题突出、形式丰富的“学华西”活动,使之成为推进江阴“三个文明”建设的法宝。在全省、全国都在“学华西”的新热潮中,我们要加快江阴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2.
尤展  戈尚达 《群众》2010,(9):20-21
<正>素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在新的发展阶段,围绕"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了新的突破。华西村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3.
郑飞 《法人》2013,(4):12-13
随着华西村的打造者、原党委书记吴仁宝逝世,这个"中国最富裕农村路将怎么走,引人关注。3月18日18时,担任华西村党委书记40余载的吴仁宝,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家中逝世,享年85岁。3月22日上午数千名村民手戴黑纱、别着白花,聚集在平时用来举行村民大会的礼堂参与追悼会,送吴仁宝最后一程。1928年11月,吴仁宝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  相似文献   
4.
牛天秀  张柟 《唯实》2012,(8):144-147
华西村女性人才辈出,呈现出知识化、国家化、专业化等特点,对女性人才的开发突显了“党管人才”和“女性人才倾斜政策”对女性发挥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但华西村女性人才也承担着较大的压力,她们需要合理地照顾家庭,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工作素养。当前,要为女性人才开发提供组织的支持与保障的条件,还要重视并宣传女性人才,加大她们与同行间的实践经验交流,尽量缩小男女两性人才培养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3,(5):54-54
3月20日的《长江日报》刊登评论员文章说,江苏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近日在华西村家中逝世。华西村"、华西模式"再次摆在人们眼前。50年来,华西村作为农村"样板"屹立不倒。但是,华西这个典型,任何时候都不曾被复制过。前赴华西取经的团队历来络绎不绝,人们各取经验,唯独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政策下,我们有机会、有信心把合朋村打造成贵州的‘华西村’。"村支书李永忠告诉记者,随着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合朋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斥资修建了金石清水城安置房项目,让村民们住上高楼,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现在,村民的身份不仅变成了产业工人,还是"贵阳金石产业园区"股东。一栋32层的高楼已经封顶,旁边还有4栋同样高的高楼正在如火如荼地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安徽宣城市花园村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进行大胆突破,是安徽省首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村民变股东、资产变股权,成为安徽省"股改第一村"。一、花园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宣城市花园村地处市区西北郊的昭亭路中段,下  相似文献   
8.
田园文化,是传统文化与庄稼人文化紧密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效应、田园文化的演绎发展、华西村发展的背后三个方面来探讨华西人田园文化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9.
喻丹 《当代贵州》2011,(13):56-57
2009年,何苇成为华西村党委后备委员。 2010年,何苇担任华西旅游服务公司副总经理,这个任命是吴仁宝建义提名的。 一颗贵州种子在“天下第一村”生根发芽,开出了绚丽的花。  相似文献   
10.
王咏红 《群众》2006,(5):22-2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华西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跳出原有苏南模式,创新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发展农村的华西之路,形成了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同步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华西村创新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探索生产发展新路子——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混合型经济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