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日,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接连出新论,受到网友的一片质疑。经济学逻辑碰上民生议题,夹杂的东西就多了起来。其中春运涨价的观点争议最大。  相似文献   
2.
有这么一批能够对中央最高经济决策施加影响的经济学家:党中央、国务院每遇重大经济问题不时会问计于他们;常出入中南海受最高决策人召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余年,经济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并被决策层接受直至写进党中央文件、政府工作报告,都凝聚着这类经济学人的贡献。人们称他们为“决策圈经济学人”。 这其中有一位被称为“中国改革理论先驱”与“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经济学家,他就是吴敬琏。 “小时候,母亲及家庭对我的影响很深刻” 吴敬琏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个有着几代民族资本家传统的书香门第。母亲邓季惺是我国杰出的知识女性,著名的律师、报业家、社会活动家,20世纪30年代与丈夫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6,(8):56-56
孙荣飞在6月26日的《羊城晚报》上报导:6月25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长安讲坛”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论坛上指出:“贫富分化背后的因素,一是腐败,二是垄断,”惩治腐败以实现机会平等是跟效率提高相关的,垄断部门收入非常高也造成不平等。“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就是把腐败治住、使垄断行业实现市场化。为此吴敬琏呼吁,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定要很快建立起来,“起码第一支柱是全民低保,这应该是一个约束性的政策,是国家财力完全做得到的。”  相似文献   
4.
观点     
《廉政瞭望》2012,(2):10-11
吴敬琏:地方政府最不应该办项目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称,各级政府必须下决心改变“管了许多不应该管或者管不好的事情”的现状。在他看来,地方政府最不应该做的事,便是直接组织融资和操办项目。因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官员并不具有获取这方面信息的能力和取得经济效益的激励”。比如,当中央大力提倡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各地便一窝蜂地涌入了太阳能、LED等大批项目,结果只能导致“高度同构化”。  相似文献   
5.
南云 《法人》2013,(5):95-95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作者:吴敬琏、郑永年、(美)亨利.基辛格等著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定价:39.80元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路,从"中国轨迹"到"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  相似文献   
6.
余纪 《协商论坛》2016,(6):54-55
5月25日凌晨1时,杨绛先生以105岁的高龄在北京病逝,引发人们无尽感慨.1969年11月,在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的钱锺书、杨绛、俞平伯、顾准、骆耕漠、吴敬琏等100多位文化名人,被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劳动,与河南结下了不解之缘,钱锺书的《管锥编》、杨绛的《干校六记》就是在这孕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深化改革的优先次序应该是按照需要,把必须进行的改革作为最优先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陶卫华 《小康》2007,(11):24-24
我们看到,从吴敬琏、周其仁、张维迎、樊纲,直到今天身体力行地为穷人办事却说要为富人说话的茅于轼……经济学家挨骂的名单上,在不断添加一串串新的内容。他们的被骂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行者,吴敬琏近日在多个场合表示,开好“十二五”开局事关重大,关系到今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08,(6):63-63
《小康》杂志近期刊登了对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专访。吴敬琏指出,阻碍和反对改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些在转型期中凭借特权受益的既得利益者的干扰;另一方面是一些改革开放前旧体制和旧路线的维护者利用这种情势“忽悠”大众,把他们引向反对改革开放的方向:中国改革有双重体制并存、“权力搅买卖”的寻租条件广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