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伟 《今日广西》2010,(17):37-39
这里是大凉山最偏僻、最艰苦的山村彝寨。从湍急的大渡河上过吊桥,沿着“之”字型羊肠小道爬上90度的山崖,再攀过5架用圆木和树杆、铁丝绑成的天梯,我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悬崖小学”——二坪村小学。我这个二十多岁的男青年,五六个小时的上山路,已经让我的脚上打满了血泡。  相似文献   
2.
黝黑的脸庞,膘悍的体型,一看就知道,他是从大凉山里走出来的硬汉子。入伍12年来,对于他来说,是摸爬滚打的12年,也是默默奉献的12年。如果说雷锋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那么,他则是“将有限的军旅岁月投入到火热的带兵生涯之中”——  相似文献   
3.
凉山毕摩     
《廉政瞭望》2012,(19):54-55
大凉山,你一定应该去了解毕摩。不知道毕摩,那你不算了解大凉山,至少不了解大凉山过去的历史。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  相似文献   
4.
说起贫困,大家脑海里可能会闪过这些照片——最悲伤的作文《泪》、悬崖上的村庄、衣着褴褛的彝族孩子,甚至还有十年吃不上肉的谣言和网络直播假捐助的无耻慈善……这一切的讯息都来源于传说中“中国最贫穷的地方”——我的家乡,还有48.7万贫困人口的大凉山。  相似文献   
5.
今年44岁的朱东是西昌铁路公安处普雄车站派出所尔赛河车站的一名民警,在这个大凉山深处的偏远小站,除了车站治安和铁路运输的安全外,  相似文献   
6.
克惹晓夫 《党建》2009,(11):20-21
“马道子,光坡坡;烂毡衣,穷窝窝。饿着肚皮晒太阳,缺水缺粮敲破锅。”这民谣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道子村过去贫困的真实写照。如今,村民过上了衣食无忧、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310户村民,绝大多数都住上了小洋楼,人均收入达到3260元,比15年前增加了6倍多。村子实现了“五通”,即通水、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要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汶水镇党委副书记、马道子村党支部书记朱明清。  相似文献   
7.
凉山州去年底出台“7+2”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配套文件,打出政策“组合拳”,拿出“真金白银”吸引人才进彝区。  相似文献   
8.
为迎接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从2月底开始,我省启动了“巴蜀万里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活动于5月8日圆满画上了句号。从攀西高原到大凉山彝家新寨,从川南酒城到川北老区,从川西北大草原到成德绵现代城市,跨越21个市州,100多个县,行程1.37)-公里。记者用鲜活生动的图片和情真意切的文字记录了一路见闻,充分展示出全省各地自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巨大成就。本期刊发“巴蜀万里行”的最后一组报道。  相似文献   
9.
宁二 《南风窗》2007,(23):58-61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中国,凉山已成为毒品和艾滋病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彝族人民是最大的受害者。为了解决毒品的泛滥、无助的疾病、普遍的贫困和严重的孤儿问题,一场基于民族传统的救助行动,正经由彝族精英们的推动在凉山大地艰难展开。  相似文献   
10.
江宏景 《瞭望》2022,(3):30-31
2022年1月10日11时10分,D843次复兴号动车组沿新成昆铁路从西昌西站驶往昆明,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行的首趟复兴号动车组.复兴号满载乘客,以时速160公里一路向南,掠过山间河谷.从前的荒凉山脊如今遍布着风电机组,陡峭山腰嵌起了银色线条,那是一条条通村公路.凉山是我国最晚脱贫地区之一,复兴号开进大凉山是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