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秦至清中国社会形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主流倾向于将秦至清两千余年称“封建社会”,从而使“封建”脱离了古义(本义)和西义(世界通义),也有悖于马克思的封建原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要,而宗法制、地主制、专制帝制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故秦至清社会形态不宜称“封建社会”,而可称“宗法地主专制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有三个特点一是伦理与政治一体化--中国传统伦理的基石;二是伦理与宗教的互补--中国传统伦理的委身与选择;三是非理性--中国传统伦理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张载针对北宋时期积贫积弱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以井田、封建、宗法为主干的回复三代政治蓝图。但自古至今,这一改革方案备受争议。研究发现:张载表面上高举着复古主义的旗帜坚守儒道,但其思想内部却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其政治蓝图的构架、重心和精神气韵无不体现了思想家在新形势下为弘扬儒道所进行的苦苦追寻。尽管他终未跳脱历史的局限,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的政治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既往的许多研究采用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众子为小宗,层层分封的宗法制原则来解释贵州水西彝族的政治制度,本文梳理、考辨有关彝、汉文献,认为水西彝族本来采用的是轮替继承的承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在明代中央王朝的干预下才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俸禄制度,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官僚制度的派生物。俸禄制度上继君主宗法制下的世官世禄制,下接民国的薪金制度,与世官世禄制和薪金制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本质性的区别。长期以来,古代官员俸禄厚薄与吏治好坏是否存在联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萧斌 《学习月刊》2014,(11):49-51
《资治通鉴》开篇说:"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十丧七八矣",由此盛赞孔子"欲先正名"的为政思想。何谓"正名"?孔子为何如此重视"正名"?在当下有何意义?一、春秋之乱与孔子"正名"西周立国的战略是"以藩屏周",具体制度安排是以姬周宗法制为核心搞分封,建立100多个等级有异、大小有别的诸侯国及其附庸拱卫周王室。其爵位与财产的继承,实行"诸侯与正不与贤"(《谷梁传·隐公四年》)的嫡长子继承制,预伏了"争位乱国"的根苗。  相似文献   
7.
礼产生于氏族社会,至夏代时逐渐有了法的性质,礼制由此产生。到商朝时,礼的法律化进一步的加强,与"法"相互配合对社会进行控制,此时的礼制已日趋的完备,并为西周礼制的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有三个特点一是伦理与政治一体化--中国传统伦理的基石;二是伦理与宗教的互补--中国传统伦理的委身与选择;三是非理性--中国传统伦理的缺憾.由于传统文化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具有一致性,在迈向现代的今天,要真正从辩证法的意义上来扬弃,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天子的庶子被封为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  相似文献   
10.
保障女性财产继承的合法权利,提高女性的整体地位,是当代法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分析宗法制下中国古代普通女性财产继承法律地位的变迁,进而探求这种变迁背后的思想、政治、经济因素,从中得出启示,从而对维护和提高女性的法律地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