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米 《时代风采》2007,(2):14-17
朱灿,36岁,重庆市“怪难吃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荣获“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这个下岗工人用短短几年时间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加盟“怪难吃”休闲小吃的全国连锁店突破1500家,获纯利800万元。朱灿的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生意就是创意,爱拼才会赢。  相似文献   
2.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安其身,让刑释解教人员学会自食其力,才能让他们真正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福建省沙县司法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3.
素菜浅谈     
素菜又叫“斋菜”、“素食”。它最早以“羹”为主,辅以茶点,是寺院款待施主的小吃。后来不断充实菜品,到了北魏,就初具规模了。我国人民自古就有素食的传统。古老的《诗经》中已有“肉食者鄙”、“野老献芹”等典故。但是,这仅是素菜的源头,还不是现在所讲的素菜。作为一个菜系,素菜只是在佛教传人我国以后才发展兴盛起来。所以,唐人颜师古在《匡谬正俗》中说:“案素食谓但食菜果饵之属,无酒肉也……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1,(2):105-105
黑砂糖豆花汤圆 整家店里的汤圆,最有卖点的就是黑砂糖豆花汤圆。这可是大高雄的招牌甜品哟。从汤圆到豆花再到刨冰,所有的糖料都用黑砂糖来调制。吃起来,既有汤圆的香甜,也有豆花的清淡。黑砂糖略带苦涩的甜味,化在口腔里美妙无穷。  相似文献   
5.
柴御清 《两岸关系》2011,(11):62-63
"民以食为天",简单的一句话,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吃的重视。而中国人对食的看法,从早期的吃得饱、吃得好,到现今吃得巧,甚至溶入个人情感、记忆、历史、味道等因素,形成中国饮食文化特性,其中地方小吃因充分表现自发的特质而独树一格。  相似文献   
6.
正吃:舌尖上的盛宴品尝原汁原味的绿色美食碧水湾自助餐、民俗食府九大碗、杏林酒店、开元堂美食城及农家协会管理的农家乐等。汤峪的地方特色小吃,品种繁多,口味独特。麦仁坊里有当地的特色农家小吃和麦仁豆稀饭。住:四星级酒店的奢华与特色农家客栈的别样风情包括杏林酒店、洗脸潭酒店、御宾苑酒店及农家协会管理的农家宾馆等。游:徜徉山水之间,放空心灵远离俗世喧嚣  相似文献   
7.
新鲜、绿色、美味已经成为人们消费饮品的一种观念和共识,而木瓜水晶凉正是这样的饮品。市场上虽有各类饮品且市场很大,但尚无野味系列,木瓜水晶凉从原料到配料都具有鲜明的野生风味特色,且无污染无公害还兼具有保健的功效,饮品本身的味道口感俱佳特色十分突出,符合现代绿色个性健康的消费潮流。木瓜水晶凉还具有悠长的历史,早就存在于我国古代南方。在台湾近百年的历史,全台湾均有尤其最盛行于高雄地区并成了当地的一道名牌饮品。可以说是历经了市场长期的考验。木瓜水晶凉已经具备有了广泛的大众消费基础,木瓜水晶凉系列可单独经营。也以和其他饮品、甜品、休闲小吃等综合经营。可开单店也可连锁经营,市场容易启动容易经营,成本低利润高。  相似文献   
8.
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是武汉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不是地道武汉人,闲暇我也爱去体验下武汉人的生活,自己毕竟己融入这座城市。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小巷依照户部巷明清古朴风貌修葺,化古老于新韵,楚风蔚然,特色益彰,声名远播。加上政府的关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8,(8):87-87
曾担任荷商荷兰银行副总裁(ABN AMRO BANK,Vice President)的李幸娟,不久前,刚刚出版了《世界美食在北京》。定居北京近8年的她,说起美食来总是滔滔不绝,对台湾夜市的可口小吃更是如数家珍。李幸娟说台湾小吃不但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呈现出台湾一般市民的生活与文化。  相似文献   
10.
小吃一名最早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称“小食”。清人徐珂《清稗类钞》中说:“世以非正餐而以消闲者曰小吃”。小吃是具有不定时性、随意性、少量性的“碰头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