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让阿王讲述二普鲁村的历史,他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这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高半山农牧村,全村300多人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生活,路不通、电不通,人畜混居极为落后。可是现在到这片黑土地看看,幢幢藏族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民们在成片的土地上欢快地劳作,种养基地生机盎然;平整的水泥路进村入户,医疗点、服务站、健身区等配套一应俱全……"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与任劳任怨的阿王书记密不可分。"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阿王,这个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嘉绒汉子,从1995年开始  相似文献   
2.
<正>出生于江苏南通的徐桂生,自小练就了一副好水性。17岁来到新疆,6米宽的渠道里、4.5米深的涝坝里、2.8米深的蓄水池里,都出现过他救人的身影。只要有人陷入危难,只要听到求救,他都会刻不容缓,纵身跃下,哪怕自己已是知天命的年龄……1974年,徐桂生参军来到新疆库车县。8月的一天,天气炎热,他和一  相似文献   
3.
在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的职工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西山地里的石头有多大,土豆就有多大.”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2013年8月,在服务地选择调整过程中,十二师团委纪福园书记找到我,征询我的服务意愿.当时我一心想要下基层,想到一处可以骑马放羊的地方.我在十二师各单位的分配名单里仔细挑选着梦想的地方,西山农牧场,这是唯一带“牧”字的团场,我开始变得兴奋起来.好!就它了.经过我的强烈要求,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了西山农牧场.  相似文献   
4.
<正>13年来,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人放弃内地优越的薪资待遇,辞别父母亲人,来到远离繁华都市的西部,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在了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如今他们中的好多人已经扎根在了西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践行着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扎根于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的冯成伟,就是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