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明 《党课》2012,(6):80-81
《管子·牧民》中有言:“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相似文献   
2.
“高薪养廉”话题争议颇多,论者各执其词,莫衷一是。笔者抛砖引玉,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耻”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之一的。早在春秋时,齐国大政治家管仲就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要领。孔子曾标举“行己有耻”,“有耻且格”等等作为教导学生修身的标准。《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则把“耻”提到一个较难达到的境界。因为必须有勇气才能知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并且把它作为一切悖礼犯法行为的根源。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顾炎武也曾说:“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这些流传的古训无不说明一个道理;知耻是做人的硬道理,只有知耻才能有所为荣,个体的荣辱、耻感,不只是人性的标志,还关乎民族和国家。  相似文献   
4.
孙如新 《学习月刊》2014,(21):52-54
早在2600多年前,《管仲·牧民》里就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后,孔子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人生八德,成为孔子德育思想的精髓。一直以来,孝廉在人伦国纲里占有十分重要位置。那什么是孝、廉?孝与廉、孝廉与康寿又有何关系?我们又当如何践行孝廉?就此谈点个人的浅陋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廉耻,才能懂得敬畏。五官出了问题,脸面必然扭曲。心要是坏了,脸面也就没了。所以说,中央提出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要我们自省、自查、自尊、自爱,努力克服不良习惯,杜绝病患的滋生。廉耻从字面上讲就是廉洁的操守和羞耻的感觉。廉洁好理解,羞耻说白了就叫"不要脸",或称"臭不要脸",可见人们对脸面是很看重的。而脸面是由五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指出,推动改革发展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实践证明,抓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讲认真。各级党组织要弘扬认真精神,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尤其要在坚持抓严、认真抓实、切实抓长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让党员、干部思想上受教育、作风上有转变,让广大群众感到变化、感到满  相似文献   
7.
略论魏源的道德救世界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炎才 《长白学刊》2004,(2):98-102
为重塑时代需要的"廉耻",魏源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官吏的"鄙夫"品德,在理论上视道德为治理天下之灵魂,在内涵上强调以"仁"为道德核心,在方法上提倡"自省"与"节俭"、"位"与"德"的结合,并在实践上身体力行,追求去空求实的学风及因时而变、"迅雷风烈"的政治风格,以达到"人心肃则国威道"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常存廉耻心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廉耻”:廉洁的操守和羞耻的感觉。《辞海》谓廉耻为廉洁知耻。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到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强调把党员干部的生活细节纳入反腐败体系,不仅反映出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也凸显了从抓“做人”人手抓“官德”、“官风”建设的清晰思路。就抓“做人”而言,莫大于对廉耻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山纪 《中国监察》2014,(5):63-63
季斯,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他诱劝国君贪图享乐,逼走贤臣,导致国家陷入危险的境地。鲁定公时,任用孔子为大司寇。孔子帮助鲁定公整顿朝纲,用礼义廉耻教育百姓,使鲁国国泰民安,日益殷实。齐国的齐景公因此惶惶不可终日,他对本国大夫黎弥说:“鲁国重用孔子,对我国的威胁极大,这如何是好?”黎弥沉思了一会儿说:“饱暖思淫欲,如果选一群美女送给鲁定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