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痕迹,反映了近代思想家文化心理的熏陶,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即强烈的目的性、实践性、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兼容并蓄,其实质是中西文化的比较观.  相似文献   
2.
<正> "法律文化"的概念在苏联已经讨论了大约二十五年。由于苏联法律研究学会以政治学的研究为中心,又由于"法律文化"概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前进性的观点,因此,与西方相比,这一概念在苏联更多地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尽管苏联学者讨论这方面问题的文章总是受到西方学者的批评,但苏联的法律文化观点依然与西方的观点具有某些相似之处。苏联学者中最早讨论法律文化的是E.A.罗卡  相似文献   
3.
李德顺,1945年9月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点是哲学改革和发展研究、价值论和价值观念研究、文化研究等。著有《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价值新论》、《选择的自我--一个哲学家眼中的人生》等;主编《价值论译丛》和《价值学大词典》。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当代舞蹈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论述了科学舞蹈文化观的内涵,并进一步阐述了科学舞蹈文化观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5.
高旭 《求实》2012,(11)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文化建设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吸收利用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精华资源;必须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必须正确处理文化选择问题,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这些经验是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高磊  张媛 《中国检察官》2013,(13):78-80
一、传统"无讼"法律文化概述及其产生的根源解析"无讼",是相对于诉讼而言的,"无讼的直接含义是没有或者说不需要争讼(诉讼),引申为一个社会因没有犯罪而无需制定和实施法律或者虽有则搁置不用。"[1]中国传统的"无讼"法律文化观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出于阶级统治的目的,使民不争,维护社会的安定,而培养的一种法律意识。该法律文化产生的历史原因,总得来说在于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和儒家"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而架起它的物质基础则是一  相似文献   
7.
赵县,吉称赵州,春秋初属鲜虞国,后归晋国,称棘蒲,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秦统一中国,棘蒲属恒山郡辖,三国初,平棘县属魏国辖地。  相似文献   
8.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回答“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问题,形成了科学的传统文化观。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百年演进主要经历了萌发与探索、更新与曲折、反思与发展、升华与完善四个阶段。百年演进史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基本经验: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坚持党对传统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要履行好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文化的问题论述很多,他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高度,对宗教文化的产生、发展、特征作了全面的概括,其中关于宗教文化的异化和神话特征、虚幻和超验特征、政治性和欺骗性特征、社会性和二重性特征的认识,给我们指明了认识宗教文化的基本思路,也是我们确立正确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高校非党员教师是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和研究这一群体的政治文化观,不仅对高校的党建和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