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把金钥匙。普列汉诺夫继承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并在社会有机体的内涵、构成、运行和发展向度等几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他看来,社会有机体范畴不仅囊括了人类社会生活诸要素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自身。在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方面,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即生产力、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心理、思想关系。在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方面,他指出有机体的五个因素之间存在"等级序列"和"因果关系";社会意识自身有其变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有机体还具有"整体性",许多"环节"共同作用推动有机体运行。在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向度方面,他认为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人的自选择性都起着作用。但由于理论脱离实际,普列汉诺夫对于社会有机体演进过程的认识存有明显的缺陷,最终陷入了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1)
普列汉诺夫作为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是继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有极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特别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例如在社会意识学说方面、"五项因素公式"的提出方面以及关于地理环境学说方面等都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创造了很大的社会价值。不仅是在俄国,甚至在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普列汉诺夫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普列汉诺夫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社会心理引入社会历史研究领域,提出了社会结构"五层次论",阐明了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特别强调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异凡 《同舟共进》2010,(11):45-46
"中共中央的编译局,还是苏共中央的编译局?"1970年3、4月间,中央文革给中央编译局发来文件,说由中央编译局翻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收入叛徒普列汉诺夫写的序言和注释,这是不能容忍的,必须立即删去,并检查是否还存在类似情况。  相似文献   
6.
普列汉诺夫作为俄国著名的社会主义思想家有着非常独特的农业思想。自他早期提出具有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之后不曾有过大的改变,这就决定了他既未能认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也与列宁的农业思想存在较大分歧,更决定了他在十月革命后成为列宁土地国有化政策主张的反对者。  相似文献   
7.
正不幸的是,没人告诉我们列宁是如何开展马克思研究的。除了一些非常有限和简单的言论,历史并没有留给我们其他东西。"他整天整天地研究马克思,作摘要、抄段落、记笔记",雅思涅娃(Yasneva)写道:"要让列宁离开他的工作实在太难了。"列宁的《资本论》摘要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希望重构这位"健将"有关研究马克思的著作,而唯一基础就是列宁当时编辑过并得以流传下的研究笔记。高中阶段开始写作时,列宁就养成了  相似文献   
8.
普列汉诺夫作为一个有独特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贡献:在社会结构学说上提出的"五项论",不仅全面分析综合和补充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而且第一次提出了把社会意识划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个层次和两个发展阶段的完整理论;在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深刻阐述了杰出人物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后者是由社会发展的一般原因(如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杰出人物只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个别外貌;在地理环境作用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生产力的"函数"这一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研究领域,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始源意义和枢纽意义,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普列汉诺夫实质具有两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性质的理解:一为辩证唯物主义式理解,这一路径为苏联哲学教科书范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并且在当前我国依然通行的"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向中起着支撑作用;二为历史唯物主义式理解,这一路径又为苏联的教科书反思与中国的教科书改革提供了深厚的理论资源,从而应当成为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转向"的思想推力。  相似文献   
10.
晚年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成熟,内容更加丰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普列汉诺夫坚持了晚年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精神,又紧密结合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在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意识形态历史继承、意识形态要素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创新.从比较的视角探讨晚年恩格斯与普列汉诺夫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我们深入发掘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思想资源,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和规律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