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62年,时杰出生于河南信阳的一个小山村,6岁那年,父母无力抚养他们姊妹6人,时杰开始以乞讨为生。靠吃百家饭度日的他,偶然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他现在的岳父——杨胜。当时他的岳父是一个木匠,经常到邻村去干木工活,家里有妻子和两个女儿,生活还算宽裕。有一天一大早,杨胜出去干活,推开门吓了一跳,只见一个瘦小的人躺在他家门口一动也不动,连忙把他唤醒,当时已经17岁的时杰由于靠讨饭糊口,有一顿、没一顿的身体非常虚弱,杨胜看他可怜经常带他外出干活。时杰很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脏活累活抢着干,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用在了学技术。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杨胜  相似文献   
2.
李先念是一个木匠。刘少奇也是木匠出身,至少通晓木工活。1951年夏的一个傍晚,刘少奇看到中南海迎熏亭正在修缮,忍不住走过去干了起来。1959年4月,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主席。1983年6月,李先念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任主席。在20世纪60年代。刘少奇曾批评:财政部的报告是假平衡真赤字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木匠村官     
《中国监察》2012,(14):66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廉政教育的"五个一"活动,辽宁省纪委、监察厅与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一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廉政话剧《木匠村官》专场巡回演出。话剧主要讲述在两位竞选人贿选不得民心的情况下,意外当上村长的木匠李八亿,带领村民克服种种困难,共同致富,受到拥戴的故事。整个情节跌宕起伏,树立了一个廉洁自律、为百姓办实事谋福祉的村干部形象。此次巡演历时70多天  相似文献   
4.
“我的曾祖父是一位知名的木匠,小有家业。由于爷爷沾上鸦片和赌博,把整个家业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含恨学艺,成了一个好木匠。我长大以后一直想当诗人、画家……天意不可违,我仍然做了木匠。”这段毫无粉饰的“家史”,奠定了“谭木匠”的全部文化内涵。按照流行的说法,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传华是个“文化营销”高手。  相似文献   
5.
此“木匠”非彼“木匠”市场上出现了假冒的“谭木匠”产品!重庆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产品的小木制品连锁品牌企业。前不久,谭木匠公司在市场上发现了假冒的“谭木匠”产品。经公安机关审查后得知,谭木匠公司下属生产厂原厂长李良中利用自己掌握的谭木匠公司的生产技术、管理资料,伙同加盟商李卫东、谭平在广东省开设木业加工厂,生产销售假冒的谭木匠公司产品。三人作了具体分工:  相似文献   
6.
刘木匠     
杨稼生 《中州统战》2001,(10):38-39
那时,我在林场看护山林。一个盛夏的早上,我刚起床,明山推门进来,慌慌张张地说:“护林棚外那段桐木被人偷走了。”明山是当地的农民,林场雇他协助我工作,人很老诚,我俩合作得很好。我抓捞一个凉馒头,掰给明山一半,又在门前小菜园里拔了几棵葱,吃着走着。明山说这段桐木湿重湿重,一个人扛不走,必是两个人抬走的,还一定是棒劳力。是谁抬走的?我们心中一片空白。我们到达现场,太阳升高了,燠热天,没有一丝风。我们坐在树阴下小溪边,双脚浸泡水中,蝉声蛙声一片。我们慢慢思考:没有发现车迹,看来这段桐木没有运出山外,就还…  相似文献   
7.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长与短共存,构成了人的客观本身。在用人问题上,用其所“长”,就会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避免造成人才的浪费。其实,这跟木匠选择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共所短。巨树高耸入云,几个人都难以合抱,虽存几尺朽烂,明智的木匠却不会弃它而去。  相似文献   
8.
最佳状态     
于丹 《传承》2008,(7):1-1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柱子上面雕饰的猛兽,让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疑是鬼斧神工。鲁侯召见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孙延东 《民主》2009,(7):24-25
正是香椿树抽芽的季节,一位50多岁的老木匠正在院子里汗流浃背地刨木板。他渴了,让10岁的儿子到屋子里给他端一瓢水喝。孩子从屋里端来水.一只手擎着瓢给父亲递去。老木匠面带愠色.“啪”的一声将瓢打翻在地.嘴里喝斥道:“再去端”。孩子又端来水.仍像上次一样。一只手将瓢递了过去.瓢又被父亲打翻在地。  相似文献   
10.
最佳状态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成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是鬼斧神工。鲁侯召见梓庆,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