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耕 《世纪风采》2013,(9):30-38
“杨余傅”是指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 1968年3月22日,杨、余、傅三位将军遭到飞来的横祸,顿时成了震惊全国的“杨余傅事件”的罪魁,他们共同的罪名是为“二月逆流酬案”、“阴谋夺取空军大权”、“武装冲击中央文革”。  相似文献   
2.
杨成武是福建籍开国将军。1914年10月27日,杨成武出生在福建省长汀县宣成区下畲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6岁入读村里的私塾,9岁转到上杭县的一所教会小学学习,后又就读于长汀第一小学(现为中区小学)、福建省立第七中学(现为长汀一中),在学校里,杨成武除了接受文化教育,还受到张赤男等进步教师的革命启蒙影响。这段求学经历,对出身农村贫困家庭的杨成武而言,是弥足珍贵的。正是因为早期受到了较好的文化和思想教育,年仅15岁的杨成武就接受革命理想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0月27日·北京)今天,受省委尤权书记的委托,我代表福建省委和杨成武同志的家乡人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杨成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学习缅怀他的光辉业绩、革命精神、崇高风范和优秀品质。杨成武同志是在闽西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闽西这块红色  相似文献   
4.
《福建理论学习》2013,(11):49-49
<正>长汀一中办学百年来,秉承历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历经土地革命的洗礼、厦门大学内迁的润泽,逐渐形成了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著名校友包括杨成武上将、刘亚楼上将等六位共和国将军,张存浩、王业键两院士等大批科技精英,张浚生、谢先文等一批党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代表长汀县委和杨成武同志的家乡人民,参加纪念杨成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杨成武同志的光辉业绩,追思学习杨成武同志的革命精神、崇高风范和优秀品质。长汀是杨成武同志的故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  相似文献   
6.
1967年夏,杨成武陪同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一次,毛泽东说:“文化大革命”搞了一年多了,不能再搞了。明年春天一定要结束,然后解脱老干部,接着开“九大”,许多老干部都要当代表,贺龙、邓小平、乌兰夫等人要当中央委员。说着.转向杨成武:“你把这些话报告给总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名将如林,其中位列上将名录的杨勇、杨成武、杨得志,被毛泽东风趣地称为“三杨(羊)开泰”。杨勇原名杨世俊,1913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南乡文家市的一个中农家庭。1930年5月,他在平江参加红军并人党,改名杨勇。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艰苦时期的磨练。半个多世纪来,杨勇驰骋沙场,战功卓著,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文革”爆发后,杨勇也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开国上将杨成武生前曾经多次深情地说过:“我是在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锻炼成长起来的,是在古田会议精神指导下前进的。是古田会议,是毛泽东和朱德,把我由一个不懂事的学生,培养成红军的初级指挥员。”在震惊全国的“杨余傅事件”中,林彪、江青追查杨成武的“黑后台”,目标直指聂荣臻。  相似文献   
9.
张绛 《党史博览》2010,(2):22-24,51
在古城开封城内繁华的北土街10号、原开封市政府大院内北侧,有一座灰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名为一号楼。它始建于1928年,本是新乡巨富王慎清创建的“同和裕银号”开封分号(当时门牌为北土街394号)。20世纪30年代,“同和裕银号”倒闭后,这里成为河南省农工银行办公地。1938年6月开封沦陷后,日伪市政公署挂牌于此。日本投降后,又成为银行所在地。  相似文献   
10.
周如冰  龙卫平 《湘潮》2013,(10):26-28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杨勇转战南北,驰骋沙场,功勋卓著,勇冠三军,是赫赫有名的"三杨"(杨得志、杨成武、杨勇)之一。1949年,戎马倥偬的杨勇抽空回家看望母亲。这是他参加革命后仅有的一次回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