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若霞 《求索》2012,(4):23-25
能源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战略的制定既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更要兼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能源安全利用。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核安全的担忧。本文分析了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两种不同能源战略调整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总结了欧盟国家能源战略对中国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启示。中国的能源战略受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国际能源市场。把握未来能源战略的趋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1,(4):50
日本核电站故障引发了全球担忧,唤起了人们对切尔诺贝利超级核泄漏事故的记忆。当时最重要的问题和今天的一样:核辐射如何损害身体?人们应该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早餐,买地沟油炸的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啃个染色馒头。中午,在食堂要盘注水肉炒农药韭菜,再要盘有毒猪血和瘦肉精双汇,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和半斤尿素豆芽,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里,一觉睡到下世纪,核辐射算神马?”  相似文献   
4.
日本3·11地震已过去半个多月了,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带来的危机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前不久爆出的中国18个省份部分地区监测到极微量放射物质,虽然相关部门表示不会对我国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但还是让人们陷入核辐射的深度恐慌中,防辐射话题也再次升级,贴上防核辐射标签的商品顿时成为市场抢手货。网易新闻中有中国境内核辐射,没那么严重称:各地监测出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1,(4):73-74
受地震和海啸的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事故,引起公众对核辐射问题的广泛关注。面对核辐射,科学认识和正确应对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陶杰 《南风窗》2010,(15):98-98
<正>深圳大亚湾核电站燃料棒发生据说是很轻微的核辐射泄漏事件,香港中华电力公司一直没有向香港社会公布实况。经美国自由亚洲电台泄密,香港人才惊诧地知道:本来核电站为了维护安全,须"依法"使用法国出产的燃料棒,这条命根子,约两年前开始,转用了中国生产的"山寨版",安全马上受到质疑。中华电力公司高层却死口否认,坚称出事的燃料棒,确实由法国生产。  相似文献   
7.
朝鲜核试验     
《时事资料手册》2006,(6):38-39
朝鲜中央通讯社的报道称,朝鲜10月9日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朝中社报道说,这次核试验是“百分之百”依靠自己的技术进行的。报道称,这次核试验是“安全、成功的”,核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像核辐射泄漏这样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切尔诺贝利灾难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拉响了安全利用核能的警钟。我们共同牢记这个日子,不单是为了那些逝去的亡灵,那些至今仍在核辐射痛苦中挣扎的人们,更多的是为了警示:核能只有在安全、和平利用的前提下,才能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9.
一“3.11”日本大地震报道中,有张照片曾被多家媒体刊用:一名年轻女子带着白口罩,泪眼婆娑地看向远方。日本以外,这幅照片往往被解读为“悲伤恐惧”,恐惧的对象无疑是福岛核辐射。英国有媒体发表题为《日本无力控制核危机》的报道时,用这张照片做配图。  相似文献   
10.
子荷 《中国减灾》2011,(4):58-59
日本“3·11”地震己过去半个多月了,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带来的危机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前不久爆出的中国18个省份部分地区监测到极微量放射物质,虽然相关部门表示不会对我国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但还是让人们陷入核辐射的深度恐慌中,防辐射话题也再次升级,贴上“防核辐射”标签的商品顿时成为市场抢手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