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我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我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我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是顺着墙根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有一个古人,博学多才,文武兼备,德高望重,但为人处世谦恭低调,生活非常俭朴。为了训诫子孙,他还特意在家庙铸鼎铭文,铭文大意为:"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我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我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我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是挨着墙根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尽管这样,也没有人看不起我或欺侮我。不论是煮稠粥还是熬稀粥,我都是在这一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满足了。"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宋国的正考父,他的"上卿"职务相当于宰相。这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4,(12):64-64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语言质朴清新,故事鲜活生动,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平实自然、坦诚谦和的品格。这里摘选书中习近平同志所讲的五则故事,以飨读者。故事一:家庙鼎训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15,(3):8-10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典出:《管子·禁藏》原文: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故意定而不营气情。气情不营则耳目谷,衣食足。耳目谷,衣食足,则侵争不生,怨怒无有,上下相亲,兵刃不用矣。释义:不去立没有好处的功劳,也不去做没有益处的事情。诚于中者,形于外。——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典出:《礼记·大学》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3,(12):49-49
<正>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华姓起源华姓来源有三:1.出自子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古今姓氏书辨证》、《广韵》及《辞源》所载,宋戴公子正考父,正考父之子督,字华父,为宋太宰,杀其君殇公及其大夫孔父,厚赂齐、秦、鲁、郑四国,不能讨,使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古未有生而赐族者,唯督以一时之妄,自立姓氏,后世因之。一说督父正考父食采于华(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其后以邑为氏。2.出自姒姓。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对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提出了四点要求,首先强调"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并强调培养"四铁"干部,就是要补钙壮骨、立根固本。  相似文献   
6.
自胜者强,自知者明。一个干部只有清醒地认识自我,才能正确地把握自我,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党性修养,养成优良作风。尤其对领导干部来讲,不妨看低一点自己。看低一点自己,名利上就会有满足感,能力上就会有危机感。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正考父在被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