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斌  付小红 《红旗文稿》2015,(5):33-36,1
当今世界,一端是世界财富几何级数的惊人增长,一端是世界财富极端的不均分布以及在这种不均分布下孳生的贫穷、专制与战乱。作者认为,全球财富分配失衡是导致资本主义危机频发和社会动荡的重要诱因,而全球财富分配失衡的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08,(15):62-62
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相似文献   
3.
《新湘评论》2008,(6):19-19
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的,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相似文献   
4.
张田勘 《当代贵州》2014,(30):37-37
正尽管人们外出旅行和探险会有时迷路,但大多数人除了靠指南针的帮助外,都会依靠一种本能来辨别方向而不迷失,这就是我们大脑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在,揭示了人脑中GPS的三位研究人员获得了201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分别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奥基夫、挪威科技大学教授梅·布里特·莫泽及其丈夫爱德华·莫泽。揭示大脑中GPS的奥秘既不能让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0,(10):49-49
蝴蝶效应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相似文献   
6.
做人之道     
陈克鑫辑 《湘潮》2011,(9):46-47
★我锏应该知晓的理论: 蝴蝶效应——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的意思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有些小事可以糊涂,而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相似文献   
7.
虚拟社区的蝴蝶,非庄子梦中化身的那只栩栩然的快乐蝴蝶,也非庞龙成名曲中"缠缠绵绵翩翩飞"的蝴蝶,而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的那只蝴蝶。洛仑兹的蝴蝶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相似文献   
8.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研究发现: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几周之后就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个看似危言耸听的学说。很快得到科学证实,被称为“蝴蝶效应”。事实上,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政治与文明、权力与法制等等范畴,都不难找到这种效应的因果关系及其教训。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08,(6):19-19
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的,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10,(10):49-49
蝴蝶效应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