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韩侣 《实事求是》2016,(5):21-26
公私合作的起源因国家社会、经济背景不同而具有差异性。起源于经济危机的英国、基于减税需求的美国以及政府推动下的印度都是PPP起源的代表性国家。PPP构建有限政府、自由市场、以人为本,注重公共利益的巨大价值及效用推动社会发展前进。面对不断被泛化的PPP模式,应当以制度理性引领PPP发展,并探究其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9)
物有所值及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是PPP模式的核心理念,亦是政府评估是否采用PPP模式代替传统采购模式提供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一种技术手段,是政府判断是否采用PPP模式的关键环节。此外,我国财政部门分别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及《PPP物有所值评论指引》(试行)的规范性文件对物有所值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做进一步具体规范。据此,以中山市相关PPP项目物有所值及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为实例,对PPP模式中的物有所值及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进行法律初探,以期为后续类似的PPP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立法规制是许多发达国家(地区)的通行做法。我国目前的政府采购立法比较滞后,这不利于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管理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20,(1):39-45
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是行政黑名单制度在公共采购领域的延伸,及早的体系化构建我国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是遏制我国公共采购领域腐败犯罪日渐高发态势的有效通路。体系化构建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需要有充足的理论准备,也需要预先透析构建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所可能带来的制度风险。未来我国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的体系化构建应当谨守比例原则,为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厘清合理性边界,以维护公共采购"VfM"目标为主导价值取向,兼顾供应商利益的维护以确保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价值取向的内在平衡,预设失格供应商惩戒与腐败犯罪预防的基本制度功能,充分实现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的衍生功能,推动供应商最终走向合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