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1935年1月初,红军强渡乌江,挺进遵义。1月9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进了遵义新城古寺巷一位黔军旅长的住宅里。晚上,周恩来赶了过来,查看了他们的宿营地,向他们通报了遵义城内及周围的敌情、民情和社会情况以及红军下一步的部署。  相似文献   
2.
黄炎培做官     
《党史纵览》2007,(1):55-55
长征中红军官与官、官与兵之间水乳交融、感人肺腑的事例多得几天也讲不完.王稼祥和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之间就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在中共党史上,恐怕没有哪部书像《西行漫记》那样在海内外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了。1936年6月,由英、美几家报刊出版社资助,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1972)怀揣宋庆龄的介绍信,在乔治·海德姆(即马海德)医生的陪同下,秘密进入陕北苏区保安(在西北,比延安更僻远)采访。此前的苏区从未接受过外国人的访问,斯诺是第一个到访的外国记者。四个月后的10月下旬,斯诺悄悄返回北平。随即,斯诺在夫人海伦·福斯特的帮助下,抓紧写作。不久,斯诺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大美晚报》和北平的《民主》杂志等英文报刊刊发保安访问报道,从…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与毛泽东相识并共事于1933年1月中旬,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张闻天越来越真诚地服膺毛泽东。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取代博古当选为总书记。由此如张闻天所说:"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由张闻天到毛泽东,党中央一把手真正顺利完成名义领袖向实际领袖的过渡是1943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  相似文献   
5.
徐恒 《传承》2015,(3):16-17
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与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聂荣臻等人作出的伟大贡献息息相关,特别是王稼祥,他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一票,支持毛泽东,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1931年在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新中国的开国领袖群体是在瑞金孕育的。日趋成熟的组织形态史家所称的瑞金时期,是指1931年到1934年这段时间(也有将其上限追溯到1929年,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首度进入瑞金的)。其时,全国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已经形成,并在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发展到鼎盛期。领导、统御全国苏区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和王稼祥相识于上世纪20年代赴苏留学。30年代初回国后,二人都曾在中共党内身居要职,并一度成为"左"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而二人进入中央苏区后,因在实际工作中同博古、李德产生分歧,逐渐受到排挤。这段"同命相怜"的经历把张闻天和王稼祥紧紧联系在一起,30年代二人一起"跟着真理走",携手同党内第三次"左"倾错误、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王明右倾错误作斗争,维护了全党全军的团结,为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称祥自2006年担任冯营子镇冯管子村主任以来。冯营子村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进。开拓思路壮大集体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冯营子村的大面积土地被征用,王稼祥不坐吃山空,外出学习,增加项目,  相似文献   
9.
<正>泾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自然旅游资源15个,人文旅游资源57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开发,目前,泾县已正式对游客开放的景区有12处,其中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5处,2A级景区1处。泾县物产丰富,旅游商品特色鲜明。作为"中国宣纸之乡"和宣纸发源地,泾县所产宣纸宜书宜画、不蛀不腐,有"纸中之王"和"国宝"之誉。"红星"宣纸三获  相似文献   
10.
1959年9月底.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访美结束后应邀抵达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正如《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指出的那样.“他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宣传苏美和解和所谓的‘戴维营精神’.并试图压中国向美国让步,以利于苏美改善关系。在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赫鲁晓夫要求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再使用武力.还指责中国把尼赫鲁推向西方阵营。台湾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事关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领导人对赫鲁晓夫的言论据理予以驳斥。会谈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