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6日,《中国审判》杂志社在北京召开"司法公正语境下法官与律师关系构建研讨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江必新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主持会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领导、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等4家地方法院的领导和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等10余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强调,要建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断深化双方的利益交融格局。作为在地区及全球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两个大国,中美两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益交汇点,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如何进一步夯实和扩大中美利益的交汇点,把合作的蛋糕做大,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1,(2):36
亮点1中美关系新纲领声明摘录——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祁菊  梅嘉 《当代世界》2012,(1):16-18
应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邀请,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于2011年12月4—12日率中共代表团访问美国并与美两党举行第四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代表团主要成员包括中联部副部长刘结一、中央政研室副主任方立、河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刘永瑞、江苏省副省长傅自应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5.
○中国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倡议,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具创意的"中国方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其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意义,不亚于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零和"游戏的空间逐渐萎缩,合作共赢,正成为各国的普遍抉择。中美之间"谁也难以离开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中,提议中美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是打破历史上"强国必斗"的传统逻辑的崭新思路,不仅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  相似文献   
7.
正中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以下称双方),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加强两国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合作,使被判刑人得以在其国籍国服刑,以有利于被判刑人重返社会,决定缔结本条约,并议定下列各条:第一条定义在本条约中:(一)"移交方"系指可能或者已经将被判刑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1,(6):28-28
中美两国1月19日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随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的国事访问获得了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观点看法     
《观察与思考》2011,(2):8-9
美国欢迎中国作为国际社会强大、繁荣和成功的一员而崛起。我们两国在某些领域彼此竞争,但我们还可以在更多的领域,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为了我们的共同利益而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以下称双方),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加强两国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合作,使被判刑人得以在其国籍国服刑,以有利于被判刑人重返社会,议定下列各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