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麦力斯  王丹 《实践》2013,(1):23-25
"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如果工作思路不清晰、精神懈怠,就任何工作都做不好。"——扎赉特旗委原书记马焕龙"农村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党组织建设抓不好,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好的带头人,就什么事都干不好。"——音德尔镇党委书记艾福才"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田统一流转整合起来,实施千亩以上的集约经营,没有村党支部的组织协调是不可能的。"——杏花村党支部书记周永江  相似文献   
2.
阳春3月的化隆回族自治县乍暖还寒。但在巴燕镇金家庄村养殖大户赵全录、赵全海弟兄俩的育肥大棚里。一排排膘肥体壮的育肥牛正悠闲地吃着混合饲料。3幢育肥大棚里存栏牛有150多头,屠宰后,用飞机托运到上海、无锡等城市。为当地的城市餐厅、饭馆供应来自青藏高原的纯味牛肉.既丰富了当地群众的菜蓝子,又使弟兄俩挣得盆盈钵满.年纯收入达5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38岁的李兵,是七师一二五团一名普通的老军垦后代。提起他,熟知的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娃不错,有头脑、有股干劲、冲劲,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创业之初天地宽曾经,他默默无闻,如今,他远近闻名,曾经,他只是一个月收入不到千元的餐馆服务员,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年出栏5000头育肥牛羊的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4.
<正>1月16日,农四师六十九团七连维吾尔族职工多洛洪夫妇忙着采摘大棚辣椒,今年他俩种植的两个大棚青椒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全部销售,产值2.5万元。"建棚团场给资金补助,又有技术指导,今年开春我还准备再承包两个大棚,我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多洛洪高兴地说。大棚里念起了"致富经"  相似文献   
5.
正从禽无一只、畜无一双,到禽畜满圈;从白手起家,身无分文到家晌万贯,从青青黑发到白发苍苍;流失的岁月里记下了一位边境线上牧羊人的沧桑,界河边留下了他一串串牧羊的足迹。他叫赵永强,今年54岁,是边境一线十师一八六团一连的一名职工。曾几何时,他曾是鸡无一只、羊无一对的贫困户,家中穷得叮当响。穷则思变,他常常扪心自问:"一个四肢健全、体力良好的壮汉子为什么就使生活质量提不高,富不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26日,当农一师十团八连职工刘正辉把最后几头育肥牛和羊卖完后,点着那一沓沓崭新的钞票,禁不住的喜悦写在了脸上。刘正辉是1993年从四川来到八连的,先后种过地,到建筑工地  相似文献   
7.
正农七师一二三团十七连养殖小区专业养殖户杨峰,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他利用所学之长和家庭长期搞养殖的基础,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办起了养殖小区,发展庭院养殖,到目前,他的养殖小区在团场的养殖业市场上已有了一定的立足之地,他也赢得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发展空间。杨峰今年29岁,2004年从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对外面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又年轻、有文凭、有专业,总想着在社会上会有更大的发展,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他四处奔波,寻找工作,终于,在一家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是严寒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天,在七师一二九团乐园小区的定点取奶点,一连残疾女职工李素霞的三轮车前总是挤满了前来购牛奶的居民,不仅因为她的服务态度好,更是因为她家自养的奶牛的牛奶味道纯正不掺假。今年36岁的李素霞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近距离行走都要靠双拐辅助。2003年她从河南老家投亲来到一二九团一连,经人介绍与同样患有残疾的一连职工卓卫国组成了一个家。卓卫国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微弱,就是这样一个貌似不完整的双残家庭,却在小两口自强不息的努力打拼下,走上了多元增收的致富路。刚成家时,他们在亲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七师一二六团十二连职工余刚既种地,又养牛,走出了一条种养双结合的致富道路,每年收入达70多万元,成为一二六团一名响当当的致富典型,同时,他也成为一二六团遐迩闻名的职工多元增收示范户。2005年,余刚在一二六团十二连开始承包土地,第一年他承包了80多亩棉花,但由于种地经验不足,只挣了几千元钱。后来,余刚继续种植棉花,但终因棉花单产低,市场价格也比较低,余刚每年种地的经济收入也仅有1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53岁的李永财,是农六师军户农场十连一名普通的回族农工。他靠养牛发家致富,并带动连队群众共同致富,使该连成为军户农场名副其实的"牛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