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在年轻人的心中播撒戏剧的种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月18日到8月4日,来自全国的爱好戏剧的大学生汇聚“大学生戏剧节”。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和北京北兵马司剧场为主会场,20多所大学的25个剧目(戏剧或片段)在这里激情上演。让热中于戏剧的观众观赏到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戏剧节。此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作为分会场,也上演了三部话剧。  相似文献   
2.
葛凤章 《两岸关系》2002,(11):57-58
前不久,上海美术馆迎来了台湾书画家赵善灿先生的书画特展。开幕那天,二楼展厅高朋云集,热闹非凡。赵先生一边向前来观展的宾客打招呼,一边还要满足美术爱好者们的签名要求,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画院院长、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夜冰先生是山西省著名画家,他的绘画已蜚声画坛,名扬海外,他曾应邀到英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地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由中国、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90位画家,在曼谷举办国际性的精品大展。李夜冰的荷花图《夏韵》被评为金奖,受到评论界和新闻界的高度赞扬。李夜冰1931年出生于河北井陉县一个农家,从事美术创作已50多年,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画展,并多次获奖。李夜冰对油画、版画、年画、水彩、水粉…  相似文献   
4.
贾诚隽书法     
余之长句为絮风题《多少楼台烟雨中》图卷,尝倩贾公诚隽先生为书,昨往观之,先惊后叹。巨制之下,满纸虬龙,清风嘘拂,恍似神游。归持萦系。反复瞻视,心有所感,乃有小记。  相似文献   
5.
刘发生 《新重庆》2003,(11):45-46
  相似文献   
6.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它们中的许多精髓都被衍生成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对中国绘画的艺术创作、审美原则、艺术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根基,因此,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艺术必须从儒、道、佛的视角着手。  相似文献   
7.
陈申 《民主》2004,(7):35-35
按:摄影大师郎静山,祖籍浙江兰溪,1892年出生于江苏淮阴,是中国第一代摄影艺术家。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1949年以后定居台湾。他的“集锦摄影”显示出浓郁的中国传统风范,被西方人誉为“郎氏风格”。2005年将是郎静山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中国摄影出版社特重新编排出版了《摄影大师郎静山》一书。  相似文献   
8.
鉴赏     
《当代贵州》2013,(8):55-55
《昨夜微雨》(油画):彭承军,1964年生于贵阳。彭承军的油画素以严谨的写实风格刻画人物神韵而著称。笔触充满张力和层次感,注重整体色彩感觉,人物极具个性,艺术风格沉稳雄劲。  相似文献   
9.
<正>郑连群先生是一位卓有文采的国画家,浏览他的作品,最令人回味的就是洋溢在尺幅之间诗意般的笔墨情怀,他的画作犹如一篇篇抒情的诗章,从中可以管窥他深厚的文学底蕴,其坚实的艺术功力更是可圈可点。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使他无论是工笔、抑或写意画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品读郑先生近期的《南山快雪》、《风雨任飘摇》等作品,都可称之为是其千锤百炼的精品佳作。郑连群先生的国画作品,有着  相似文献   
10.
董水森 《检察风云》2012,(22):87-89
在诸多镌刻艺术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铜刻是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而笔者在此要为读者介绍的是一位兼具书画家与篆刻家的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吴蘅先生。说起我国存世最早的铜刻,要追溯到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近代铜刻源自錾花艺术,至明清,錾刻日臻成熟,刀刻如写,始独立成为铜刻艺术。清晚期和民国早期,由于文人雅士的参与,铜刻艺术曾经在文化艺术界颇有影响并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尤以清同治时期的陈寅生和民国时期的张樾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