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吴国奇 《新湘评论》2012,(21):40-42
与毛泽东同窗,和高尔基共事:为列宁护灵,由胡志明介绍入党;同邓小平办刊,当任弼时的老师:是国际歌的第一位中文译者,以笔名“埃米·萧”写的诗广泛流传国外,肖像曾悬挂在苏联东欧许多普通老百姓家。  相似文献   
2.
杨建民 《湘潮》2006,(9):17-21
1934年10月,一位名叫“耶娃”的德国姑娘,在苏联的一个作家休养所,与一位作家相识了。这位作家,人们称他“埃弥萧”,是一个中国人,也是老资格的革命家。他的名字叫萧三。耶娃是被迥异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制度所吸引,在居住在瑞典的哥哥的旅行证帮助下,前来苏联旅游观光的。  相似文献   
3.
叶介甫 《党史纵览》2012,(11):37-40
萧三是湖南进步社会团体新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中共创建初期的党员。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任弼时、瞿秋白、胡志明等人交往密切,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国际著名诗人,是中国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吴国奇 《学习导报》2012,(21):40-42
与毛泽东同窗,和高尔基共事:为列宁护灵,由胡志明介绍入党;同邓小平办刊,当任弼时的老师:是国际歌的第一位中文译者,以笔名“埃米·萧”写的诗广泛流传国外,肖像曾悬挂在苏联东欧许多普通老百姓家。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家,萧三的事迹人们恐怕不无耳闻——他是毛泽东少小的同学,两人曾一起浪遏飞舟,漫步橘子洲头;萧三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最早留学法国的革命者之一,他在巴黎与周恩来、赵世炎一起创建“少年中国共产党”,随后又先后加入法国共产党、苏联共产党;萧三还受到过列宁的专门接见,并曾经为列宁守灵。  相似文献   
6.
于友兵 《党史纵横》2012,(12):22-24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他在童年时代其父母也为他过生日,过法并无特别之处。因为,他的父辈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  相似文献   
7.
1936年之前,萧三(现代诗人,《国际歌》歌词的主要中文译者之一)曾代表苏俄方面三次邀请鲁迅旅莫斯科未果。这三次具体情形如何,暂不赘述,这里只说1936年鲁迅坚拒苏俄邀请一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