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4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恰同学少年》开播以来,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该剧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背景,再现了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陶斯咏等一批优秀青年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情怀,同时还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本刊特编发“毛泽东和他的老师们”,以求让读者能够进一步思考“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蔡和森是中共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自从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他就在自己丰富的理论文章和著作中阐发了十分详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原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资本积累理论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一九二二,五,十一,于广州。 列席者:秀松蔡和森张椿年方国昌  相似文献   
4.
峥嵘 《党史纵横》2012,(7):44-46
张秋人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之一,他与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宣中华、肖楚女、沈泽民等革命先烈是同一时代的革命活动家。  相似文献   
5.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3):12-12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30余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  相似文献   
6.
丁耀  项东 《前沿》2012,(1):29-32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建党之前,蔡和森通过勤学勤思,结合中国现实问题分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作出了不懈努力。蔡和森和毛泽东一起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贡献。建党后,蔡和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对中国革命性质、阶段、统一战线、依靠力量、道路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蔡和森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开创了中共党史学的研究领域。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一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辩证分析法,学习研究这些方法,对当代党史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成立了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新民学会。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为学会创办了一份周刊,自任编辑和主笔,并依地名将该刊物命名为《湘江评论》。《湘江评论》锋芒犀利,充  相似文献   
9.
小卡片     
党史知识党的三大基本知识时间: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地点: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后街31号(今恤孤院路3号)。出席代表:正式出席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人事安排:大会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由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  相似文献   
10.
正★历史背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此后,工人运动逐渐恢复,农民运动日益兴起,全国革命形势迅速高涨。1924年6月,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