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8月6日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95岁生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来到301医院,为季老祝寿。  相似文献   
2.
张晔 《春秋》2012,(3):22-23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精于书法、篆刻.文字学研究成果显扬,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字语言学家和书法篆刻家。蒋维崧是江苏常州人.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他从教60多年.主要工作在山东,用他自己的话说,“山东是他的第二故乡”。蒋维崧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学专业文字学博士生导师、山东...  相似文献   
3.
1983年6月,邓小平为"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题词:"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写好后,他叮嘱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请不要急于拿去发表,应该请语言学家推敲一下,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经语言学家王力过目,他认为"符"字用得不规范,于是用铅笔在旁边写了个"副"字。邓小平对此表示:"改得好,改得好。虽然过去用这个‘符’字,但现在不用了,就是错别字了。  相似文献   
4.
《学习导报》2010,(7):37-3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语文课的名称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1950年,著名的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与专家们商议,提出“语文”这个词。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打这以后,“国文”、“国语”,就正式改为“语文”了。  相似文献   
5.
许念一 《学习月刊》2014,(14):93-94
一、问题缘起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UfielWeinreich提出了“语言规划”这一术语.此后,语言规划研究逐渐兴起.国外的语言规划研究大体包括:(1)语言规划的概念、类型、动机和目标:(2)语言规划的分期;(3)语言规划的理论框架;(4)语言规划的流派分析;(5)影响语言规划的思想;(6)语言规划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新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语言学家许嘉璐在不久前接受专访时表示,全球“汉语热”刚刚开始,汉语国际传播的力量令人惊叹,并正在为提升中国软实力发挥积极作用。他充满信心地说:“到本世纪后半叶,汉语和中华文化应该会与西方语言和文化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在2008年底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上,全球26个国家代表的热烈讨论令许嘉璐十分欣喜:“世界各国民众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和热情,对了解中华文化的渴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10,(7):37-3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语文课的名称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1950年,著名的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与专家们商议,提出“语文”这个词。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打这以后,“国文”、“国语”,就正式改为“语文”了。  相似文献   
8.
《求索》2013,(8):F0003-F0003,160
《语言学——语言·语法·语义》一书由裴文斌、戴卫平于2012年4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该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7个不同章节来探讨语言·语法·语义.主要内容包含:语法与语言、核心语法与边缘语法、语法与语法理论、普遍语法的核心内容、生成语法研究的实质、生成语法与普遍语法、普遍语法与个别语法等内容。第二部分则是对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产生的背景、什么是普遍语法以及普遍语法的根据等三个方面给予论证。本文主要对第一部分进行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陇原快递     
2月2日,大型纪录电影《千年之舞——文县白马人》在文县开机,并将于今年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里播出。该片将联合国内顶尖基因课题组专家、民族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追溯白马人的历史和渊源,把白马人完整的面貌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0.
李继发 《春秋》2014,(1):14-14
马学良,著名语言学家、民族语言文学家、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奠基人,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马学良以字名,原名马蜀原,1913年6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成山镇成山四村。自幼聪慧睿智、喜爱读书学习,少年时期在山东省荣成县立第一小学就读,和谷牧、曹漫之、李耀文是同班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