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逸群在湘鄂西领导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划分土地,兴修水利,低利借贷,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没收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建立兵工厂,创办邮电交通,加速根据地工业建设;建立银行,统一币制,建立红军商店,提倡赤区与白区商品流通,积极拓展商贸金融业,为湘鄂西根据地巩固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逸群亲身经历了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思想,并在实践中认识到"左"倾路线的严重影响,与三次"左"倾错误作了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黄禹康 《党史博采》2007,(10):35-39
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南昌起义的枪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正是南昌起义,将当时担任起义总指挥的贺龙与担任起义前委书记的周恩来两人的命运紧紧系在了一起他们出生入死,并肩战斗。他们的交往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他们之间的奠逆之交堪称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4.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26):61-61
逸群、旷继勋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家,在发动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是红军杰出将领。  相似文献   
5.
史海一勺     
《乡音》2011,(6):48
"孙中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广州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名为孙文。1897年孙文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流亡日本。有一天晚间投宿旅馆时要填姓名,这时他想到附近有一个叫中山家的住宅,这个家族中间的成员中山  相似文献   
6.
逸群早期革命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其家变故及家庭教育,积贫积弱的国情民生和觉悟了的民主思想、革命实践及黄埔军校从戎和北伐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时期.有许多革命志士仁人,来到洪湖西岸的监利开展武装斗争。最著名的革命英杰有邓中夏、贺龙、周逸群、关向应、段德吕、鲁易、柳直荀、许光达等20多人。其中贺龙、周逸群、鲁易三人之间革命关系鲜为人知。贺龙的入党介绍人是周逸群,周逸群的入党介绍人是鲁易。他们受党的派遣,先后都来到了监利,为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相似文献   
8.
<正>一座城、一段历史、一个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意义重大。作为革命老区,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地方,遵义要深化改革,创新各种形式,做大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之际,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在遵义录制《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系列特别节目,党史专家、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刘金田倾情讲述了  相似文献   
9.
千里金波的洪湖,涌现出一大批灿若星汉的英雄豪杰。他们在中国革命的长河中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当洪湖人民缅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时,不会忘记周逸群、贺龙的亲密战友、湘鄂西苏区和红三军的卓越领导人万涛同志。  相似文献   
10.
樊莹莹 《传承》2015,(3):22-23
贺龙经过几年讨袁斗争的实践,革命党内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以及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状,使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革命道路是否正确,曾一度陷入迷茫。他在与一些知识分子的接触中逐步接触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经过自己的不断学习以及结合实践不断分析、判断,使他认识到共产党才能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中,于是,他决心加入共产党。从此,他的戎马生涯开始释放出红色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