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余次 《当代党员》2012,(10):66-68
“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2012年“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喟然长叹。  相似文献   
2.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该校中文系钱理群教授发表《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在其乐融融、一团和气的校庆话语中,因其反思力度和强调大学对国家和公共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人物点评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2,(11):29-29
钱理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  相似文献   
4.
《山东人大工作》2008,(6):63-63
本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5月24日在北京大学一耽学堂的演讲摘录。遗忘灾难是一种犯罪这些日子,我相信我们大家都一样,整个心都扑在抗灾上了,我们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位重要党员的入党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一位在他36岁的时候首次申请入党被拒,而后辞官别乡,抛下荣华,远渡重洋,才得以入党。另一位在青年时代就扎根基层,深受群众喜爱和拥戴,但先后写了10份入党申请书递交组织才得以入党。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朱德和习近平。相比于青年时代的朱德和习近平,今天的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入党似乎更容易更轻松。据统  相似文献   
6.
张薇 《廉政瞭望》2014,(24):56-57
“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的言论曾引起公众热议。  相似文献   
7.
张弘 《小康》2008,(2):86-87
钱理群是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考察,对20世纪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我的精神自传》是他做知识分子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他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对70年代末至今中国文化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反思。他以鲁迅为自己的精神资源,持续进行着自己的社会批判,并表达着自己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8.
在《梦话录》中,钱理群希望青年读者内心葆有“黎明的感觉”,不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磨难和打击,永远用新奇的眼光打量世界,对新鲜的东西保持旺盛的热情,活出生命的诗意和庄严。  相似文献   
9.
周帅 《同舟共进》2012,(10):76-7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个怪圈:执著于作家作品的分析与研究,却对作家的生平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很多文学研究者的作家论都显得十分单薄,像样的作家传记更少得可怜。比如周作人研究这几十年来,周作人传记写得最好的居然是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国内的也只有钱理群十几年前的一本旧作可读。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4,(10):55-55
正吴波在7月30日的《环球时报》上撰文指出:几年前,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指认那些"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知识分子。这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的一次深刻解剖。知识分子理应承载民族的良心和理想,理应取义忘利,但部分知识分子显然与这一理想人格背道而驰。现实生活中,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