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尹汉胤 《党课》2013,(2):119-121
从西宁出发,沿214国道一路绝尘而行,目的地——阿尼玛卿雪山。夏季的青藏高原,视野中流动着醉人的绿色旋律,鲜艳的格桑花,摇缀在草原上,一簇簇翘首斜睨着羁旅蓝天的白云。公路似袅动在原野的哈达,聆听着高原风语,系着山峦、牵着草原,伸向遥远的天边。  相似文献   
2.
天上的玉树     
在玉树藏族同胞中流传着各种各样有关藏传佛教的神话故事,我们一踏进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首府玉树县结古镇,便听到了尕朵觉沃神山的传说。这座神山地处称多县尕朵乡,与西藏的冈仁波齐、云南的梅里雪山、青海的阿尼玛卿并称藏传佛教四大名山。  相似文献   
3.
阿来 《党建》2013,(6):57-58
阿尼玛卿雪山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座著名神山,在藏语中意为"黄河流经的大雪山爷爷",迷人的传说使它具有神圣、神秘、神奇的色彩,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阿来的游记走近它——  相似文献   
4.
刘晓红 《学理论》2010,(1):163-164
《四世同堂》中不同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老舍的爱憎态度。他热情歌颂了一些具有母性特质的女性形象,批判否定的是那些毫无母性情怀的女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章立明 《思想战线》2001,27(2):98-101
乡村生活中的少数民族妇女是被双重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新时期云南文学关注这一群体,并塑造了林林总总的少数民族妇女形象.对于这些风格迥异的妇女形象,如果用通常的阶级分析法很难对其中的女性体验进行开启,也不易对其中的男权意识加以批判.因此,借鉴西方文艺理论中的阿尼玛原型理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体验来源于阿尼玛原型的聚合,而男权意识则是对阿尼玛原型的离析,两者都具有文化分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