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香人生     
三宝辑 《党建文汇》2013,(12):60-60
去花店买花,要求店主推荐色彩艳丽、香气浓郁的。店主却笑着说:“色彩艳丽的花通常没有或很少有香气;相反,色彩素雅的花,往往才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2.
栗花醉     
陈援 《海内与海外》2012,(10):64-65
一入河北迁安县境,打开了车窗,好一股淡淡的清香飘进了车厢。朋友不无自豪地说"这就是栗花的香气。"栗花香得很特殊。不像槐花香得浓郁,不像枣花香得诱人,也不像秋天的金桂那样甜香。栗花香得清淡,深吸一口气,似乎没有多香;不经意地闻了,似有一种庄稼的清香。这或许就是农家管栗子树叫"铁杆庄稼"的原因吧?扬花时在玉米、稻子、荞麦的大田里,不都能闻到这透出一股青气的香味吗?朋友说:"栗花香得有些怪,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界,对栗花香有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女人花     
三月,蕴藏着无数生命的大地开始复苏,小草从冬眠中醒来,努力地伸着懒腰,尽情地呼吸着充满着春天气息的空气。这个季节的阳光总是那么温暖,就像这个季节的女人总是那么温柔。这个季节的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属于女人自己的节日——"三八妇女节"。女人是花儿,每朵花儿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每朵花都绽放出诱人的魅力,每朵花都拥有  相似文献   
4.
父亲没文化,请来教书先生教两个儿子学文化。一次,父亲问教书先生,您看我这一大一小两个儿子将来谁有孝心和谁有出息呢?先生笑而不答,拿出两个苹果,一个是青的而且还有一大块麻点;一个是红彤彤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相似文献   
5.
范颖华 《小康》2015,(2):54-56
APEC"新中装"让中国传统服饰受到瞩目,走进2015,这股有关中国元素的风潮还在继续。禅衣、茶服作为近年传统服饰中的代表,因中式生活方式的流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2014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茶博会上,除了香气四溢的茶叶、精致古朴的茶壶之外,一个小展位上展出的服饰、布艺也吸引了诸多游客的驻足——那就是云生那莲(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茶服定制品牌"爱莲说"、"莲舍"等产品。云生那莲的创始人任鸿这样介绍云生那莲——让吉祥如意的莲花盛开在你的身边,并给你带来清净与智慧。  相似文献   
6.
《党员干部之友》2014,(3):46-46
黑木耳:明矾水泡,有怪味,可能掺假。识别方法:真木耳略嚼后纯正无异味,并有清香气。假木耳通常都有掺假物的味道,如有涩味,说明用明矾水泡过。  相似文献   
7.
白酒中98%的成分为乙醇和水,只有2%的微量成分左右了白酒的风格特征。"曲乃酒之骨,粮乃酒之肉,水乃酒之血,窖乃酒之魂"。在中国传统酿酒技艺中,人们将取自"天地人水"四元素的有机整合视为酿酒技艺的基础。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得以富集和驯化,而其间带来的香味物质的沉淀,则使得酿酒这项技艺越发神秘起来。  相似文献   
8.
敲开夏的门扉,阳光在鸟鸣声中渐渐热烈起来,又到了茉莉飘香的季节了。茉莉花朵玲珑,花瓣洁白而无瑕。盛开的小朵米黄的花,花瓣层层叠加却井然有序,洁净而幽雅。夏天的风吹过,茉莉花摇曳多姿,风情万种,送入鼻尖深处的是沁人的幽香。那熟悉的香味,一阵强一阵,浓烈而不俗气,清纯而不单调,让人似醉非醉,飘飘欲仙。茉莉的香是不需  相似文献   
9.
路过茶都     
正恰逢春茶上市的季节,又晴了许多天,路过安溪,就忍不住去看看。走路去茶都的集市,四处都是我最爱的茶香,这种平时柔弱低调,与世无争,孤芳自赏的香味,在这里直接强力地蔓延开,遮住了汗味、烟味和四面八方稀奇古怪的味。集市上售卖的主体还是铁观音,并有本山、金桂、毛蟹等常见品种。袋中茶叶多有深色颗粒,可知老厚茶叶必多,茶梗亦有刀切口,卷曲异常,多为机器采摘。同去的朋友后来告知,千袋中得一袋好茶而不易,又说其认得一老者,只要拍拍袋子就知道茶叶好坏,甚神。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4,(10):40-40
人们都知道敦煌是座文化艺术宝库,殊不知它还是个盛产甜杏的水果之乡哩!这种杏,个大、皮薄、肉厚、味美,香气扑鼻,连杏仁都香甜可口,凡吃过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李广杏”。为啥起名“李广杏”?这里还有一段优美动人的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